第(3/3)頁 李清查看一下星圖坐標,信號芯片指引的位置位于這個星系的下面,他將坐標發了過去,說道: “咱們應該不是同一個坐標吧?” 刺鳥明顯松了口氣,也發了一個坐標過來: “雖然也是在這個星系,但不是同一位置。” “那咱們各挖各的?” “行。” 兩人和平告別,一支艦隊向星系左邊駛去,李清則率領艦隊向下方駛去。 這個所謂方向并不是指每個玩家的戰艦的水平面為標準的前后左右上下,而是以整個新銀行系為標準。 眾所周知,新銀河系也是一個擁有四條旋臂的巨大扁平圓盤,以這扁平圓盤為中線分上下,然后以四條旋臂為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以銀心為基點,人類聯合帝國所在旋臂為英仙旋臂,設定方向為銀盤的北方。 當然,這個東南西北是指整個銀河系的方向坐標,平時在星系內肯定不能使用這一套。 在恒星系內部,上下水平面還是以銀河為標準,但東南西北則是以自身為錨點,或者以恒星系中央的恒星為錨點。 他現在使用的,便是以自身為錨點的東南西北方向。 這個星系內的星云濃度其實已經影響到肉眼視角,通過傳感器傳來的畫面顯示,戰艦外面的星空中正覆蓋著一層淡淡的霧氣,如果將畫面放大,能發現這霧氣是由無數細微顆粒組成。 如果有科研級儀器仔細探查,會發現這些顆粒與顆粒之間有極微小的電子聯系。 其實這種環境本身已經有一定科研價值,前哨基地一直派有科研船在隔離干擾帶邊緣的星系科考,也不知道有沒有考察出有價值的信息。 這個星系內一樣有野怪,同樣受到星云影響,傳感器被壓制得比他還要狠,其間兩次與野怪艦隊近距離接觸,早已經進入其雷達探測范圍,換其他星系肯定會被發現,但在這里完全沒發現他。 除此之外,這個星系出現的野怪似乎不止一種,除了常見的海盜野怪,還有一種戰艦造型與海盜炮艇明顯不同的野怪。 科技水準和海盜炮艇相差不大,但艦隊規模相對海盜而言要大很多。 海盜除了散亂的零星炮艇外,成規模的艦隊一般五艘以下驅逐艦改巡洋艦配二三十艘炮艇,而這未知的野怪沒有零星的,大都是成規模的艦隊,而且艦隊規模都很大,最少有四五艘真正的巡洋艦,十幾艘驅逐艦,七八十艘護衛艦,總數量約有一百艘左右。 碰上這種艦隊,李清都是直接拐彎避開。 一路走走停停,終于來到信號芯片坐標所在地,遠遠看到前方有一顆常見的荒蕪行星孤零零的飄在星空中,星球周圍的軌道中到處是破碎的戰艦殘骸,一支支由一艘巡洋艦三艘驅逐艦與十艘左右護衛艦在內的野怪小艦隊在殘骸中來回游蕩。 “古代戰場?” 李清意外中帶著一絲驚訝。 “這里怎么會有古代戰場?” 從戰艦殘骸來看,里面包含了大量體型龐大的戰列艦,雖未發現旗艦殘骸,但從這么多戰列艦殘骸可以看出遠古那一戰的規模絕對非常龐大。 艦隊停了少許掃描完畢,李清下令艦隊遠遠環繞星球掃描一圈。 然而剛繞過星球至另一邊,便看到之前被星球遮擋的另一片軌道星空中布滿了戰艦殘骸,其中更是有數個比完整的戰列艦還要龐大的戰艦殘骸。 “嘶!” 更令他震驚的,是在這片戰艦墳幕的后面,有一顆破碎的衛星。 /128/128902/31244342.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