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雖然本書的絕大部分讀者都是牌佬,但不排除有少數不了解規則的讀者存在(是真的存在,認真臉)。 所以,在這里發一下本書采用的游戲王基礎規則,即古老版本——《新專家規則》的變體。 卡組:卡組分為主卡組和副卡組。主卡組最少40張,上限60張;額外卡組上限15張。主卡組是作為對戰時候使用的;額外卡組是特殊怪獸的存放區域,融合怪獸、同調怪獸等都需要放入額外卡組,在滿足召喚條件時可以將怪獸從額外卡組召喚到場上。 勝負條件:1、對方的lp被扣完(每人有8000lp)2、必須抽卡而沒有卡可抽的情況下判負3、因特殊效果而判定勝負的(比如艾克佐迪亞,終焉的倒計時,通靈盤等)4、雙方同時滿足勝利條件的判和局。 戰場介紹:怪物區域5格,用于擺放怪物卡,攻擊表示的怪物卡縱向擺放,守備表示的怪物卡橫向擺放。魔法陷阱區域5格,魔法發動時必須表側表示擺放在這個區域。也可以先背面表示的擺放在此區域內,等相應的時候再發動。 決斗流程:決斗前,先決定由誰先開始。雙方洗牌(嘿嘿嘿~)。再各自從自己的卡組抽出最上方的五張卡。抽卡的順序是從面上第一張開始。 draw phase(抽卡階段):從卡組抽出一張卡。 standby phase(準備階段):處理一些特殊魔法或效果怪物卡的效果。 main phase 1(主要階段1):可以選擇的行動包括但不限于:把手牌上的魔法、陷阱卡蓋放在場上(沒有次數限制);把一張怪物卡擺放在場上(正面攻擊表示、正面防守表示或者背面防守表示);在手牌上使用魔法卡(沒有數量限制);改變場上怪物卡的表示方式(有翻開效果的怪物卡可以在此時發動其效果,如食人蟲)…… battle phase(戰斗階段):所有攻擊表示的怪物卡選擇攻擊對象或選擇放棄攻擊;部分效果怪物卡的效果會在此時發動(一般是寫有因戰斗而送往墓地,如大天使)。 main phase 2 (主要階段2):如果主要階段1時沒有通常召喚怪物卡的話,現在就可以通常召喚怪物卡。也可以使用魔法、陷阱、效果怪物卡的效果。如果怪物卡在本回合未曾改變表示方式,可以在此時改變。(已經攻擊過的怪獸在該回合不能改變表示形態) end phase(結束階段):宣布結束本回合,此時點算手牌,多于6張的要把剩余的放進墓地(丟棄的卡可以自行選擇)。 卡片類型: 怪獸卡:一般作為對戰中的主力使用。每個玩家在自己的主要階段有一次通常召喚的機會,四星以下的怪獸如無特殊說明則可以直接召喚到場,五星和六星的怪獸需要將自己場上一只怪獸作為祭品(丟入墓地)才可以召喚,這個動作被稱為上級召喚,七星以上的怪獸無特殊說明需要兩只怪獸作為祭品。 (注:怪獸卡有很多種分類,特點各異,再次不做過多介紹,可以百度了解一下) 魔法卡:一般作為對戰中輔助怪獸卡攻防的卡。可以在手牌直接使用,也可以先蓋放在場上再使用。 魔法卡分為:通常魔法卡、速攻魔法卡、永續魔法卡、場地魔法卡。其中速攻魔法卡可以在戰斗階段和某些效果發動的時候發動,其他魔法卡不具備此能力;永續魔法卡和場地魔法卡一經發動,將一直在場上存在,直到因效果離開。 陷阱卡:一般作為對戰中輔助怪物卡攻防的卡,不能在手牌直接使用,一定要先蓋放在場上,到下回合己方或對方回合才可以發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