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沿著盤山路走了不到一個時辰,前方的道路變得難走起來,賈六于是喊來王福,將青馬還給他,并囑咐他小心些騎。 王福朝前面的路瞅了瞅,嘴角微動。 “嗯?” 在賈六關切的目光下,王福的臉色變得燦爛起來,一切不滿也隨那燦爛煙消云散。 往前拐了三道彎后,出現一處比較空闊的地帶。一支剛從木果木大營回來的運糧隊正在那里休息。 帶隊的軍官賈六還見過,就是那天在觀陰橋說過幾句話的荊州綠營什長馬祿。 “大人是?” 馬祿一開始沒認出賈大人,直到賈大人開口才想起對方是誰。 對此,賈六不高興,認為這個馬祿沒有前途。 因為,不能記住自己見過的每一個領導,又哪里可能掌握命運給的每一個進步機會。 賈六朝遠處山峰看了看,問馬祿:“路上有什么情況?” “情況?” 馬祿愣了一下,忙說沒什么情況,一切挺好。 賈六“噢”了一聲,心道番兵那邊可能也忙著過年,所以雙方心照不宣的達成停戰了。 一顆心算是徹底放下。 “大人,小的們趕著回去,就...” “去吧。” 賈六示意馬祿自便,走到路邊大石之上遠眺風景。 腳下,是深幾十丈的懸崖,一條河流打崖下穿過。 如果他的地理認知沒有出現差錯的話,此地應該就是后世的汶川。 “大人頭一次來,難免瞧著新奇,不像卑職在這呆了一年多,這山啊水啊林子的都看膩了,現在恨不得到一望無垠的平原上好生跑個夠。” 幾日接觸下來,福建綠營的外委把總劉德知道八旗賈大人性子隨和,所以不像剛見到時那般拘束小心。 “是啊,一個人在一個地方呆久了就想跑到另一個人呆膩了的地方看看,叫什么來著,對,旅游。” 賈六笑了笑,側臉看向劉德,“聽說你老家福建那邊八山一水一分田,所以百姓為了活路常出海是吧。” 劉德點頭道:“有這么回事。” 賈六忽的說了句:“出海的百姓多,想來你們那會黨也多吧?” “大人的意思是?”劉德愣在那里。 “沒什么,我隨便問問。想咱大清開國都一百來年了,但使百姓有口飯吃便是太平盛世,那會黨分子成天蠱惑百姓造我大清的反,圖個什么,到頭來死的還不是百姓,苦的還不是百姓...” 賈六的樣子頗像有感而發。 劉德深以為然道:“大人說的甚是,那些反賊都是亡命徒,豈會在乎百姓的生死,就同這金川的番賊一般,最后死的還不是他們自己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