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春節(jié)檔結束。 最終沒有出現大爆電影,春節(jié)檔票房冠軍《西游釋厄傳》26億票房。 其實票房成績很不錯,只不過不像去年春節(jié)檔票房冠軍那么多。 春節(jié)檔票房第二的電影是喜劇片《馬戲團驚奇夜》,19億票房。 緊隨其后的就是《熊出沒》8.6億票房,排在第三。 后面的三部電影一部8.2億,一部7.3億,一部5.6億,基本都處在虧本狀態(tài),而且票房都打不過《熊出沒》。 原本今年春節(jié)檔有五部熱門電影,一部神話特效片,一部科幻片,兩部喜劇片,一部愛情片。 結果,只有神話片《西游釋厄傳》和喜劇片《馬戲團驚奇夜》,過了《熊出沒》的這面“名作之壁”,另外三部熱門電影全都沒能翻過去。 因此今年春節(jié)檔,有了一個衡量爛片的新標準,票房打不過《熊出沒》的,都算撲街。 《熊出沒之奪寶熊兵》的最終票房,也讓業(yè)界十分驚訝。 明明只是一部tv動畫片的劇場版,上映前業(yè)界普遍不看好,都覺得1個億票房頂天了。 可是,最后卻拿下來8.6億票房,成了春節(jié)檔的票房黑馬。 而方醒和張長峰簽的對賭協議,是6億票房。 按照這份對賭協議,如果《熊出沒之奪寶熊兵》最后的票房沒有達到6億,方舟文化同樣需要按照6億票房,和企鵝影業(yè)進行票房分成。 也就是說,如果《熊出沒之奪寶熊兵》票房沒到6億,方舟文化是要貼錢把票房分成補足,虧損會非常大。 當時這份對賭協議在業(yè)內傳開的時候,大部份人都覺得這次方舟文化虧定了。 畢竟6億票房不是隨隨便便就能達到的票房數字。 就連今年春節(jié)檔的大熱電影里面,也有一部沒到6億。 還有兩部也就是勉強超過6億。 在觀眾眼里,只會看到某某大爆電影,票房幾十億。 但事實上,對電影行業(yè)來說,影視公司拍電影的目標,九成九的電影票房目標就五六億。 6億票房,意味著投資2億以下的電影,可以收回投資。 一年電影行業(yè)制作的院線電影,投資超過2億的,其實是少數。 對大部分電影來說,6億票房已經是一個望塵莫及的數字。 《熊出沒之奪寶熊兵》卻扎扎實實的拿到了8.6億,完成了對賭。 方舟文化出品的電影,又一次成為了商業(yè)典范。 連一部低齡動畫片的劇場版,都能拿如此高的票房。 讓很多電影人都開始對市場產生了懷疑。 也讓很多電影行業(yè)從業(yè)者,重新正視這部動畫電影。 一開始,很多電影行業(yè)從業(yè)者都沒興趣去看這部動畫電影。 畢竟是低齡動畫片,除非要陪孩子,否則沒幾個成年人會去看。 可是這樣一部劇場版動畫片成功了,讓很多電影行業(yè)從業(yè)者開始認真去看這部動畫電影。 看完之后,很多電影行業(yè)從業(yè)者都改變了想法,覺得這部劇場版動畫片的成功,雖然有運營的原因,但影片本身的質量也是關鍵因素。 至少,這部劇場版動畫片,能夠讓成年人看下去,不說多精彩吧,至少是能看的水平。 …… 春節(jié)假期結束之后,各大影視公司陸續(xù)開始上班。 由于《熊出沒之奪寶熊兵》的成功,使得很多動畫公司看到了新的市場風向。 于是很多制作有連載動畫的公司,紛紛開始上馬劇場版項目,想要追一追這個風口。 不過,也有很多動畫公司比較冷靜,沒有盲目跟風。 因為這么多年下來,方舟文化創(chuàng)造的風口,基本就沒有哪家影視公司跟風成功過。 方舟文化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成功了,狂攬46億票房。 無數影視公司尋找動畫公司合作,跟風制作動畫電影,砸了很多錢,但成功的寥寥無幾。 有一兩家公司制作的動畫電影勉強成功,票房也就四五億,只到《哪吒》的零頭。 然后就是《流浪地球1》,開啟了華夏電影的科幻片市場。 跟風的影視公司也很多,一年啟動了幾十部科幻電影項目。 可是這一次更慘,一部成功的都沒有。 因此,各大影視公司也漸漸發(fā)現了一個規(guī)律,方舟文化創(chuàng)造的風口,根本沒辦法跟。 因為方舟文化在開辟類型片市場的同時,也把這個市場做絕了。 原因很簡單,開山作就是天花板作品,后面跟風制作的電影,根本沒辦法相提并論。 珠玉在前,曾經滄海,除卻巫山不是云。 后來的電影,只要質量比不過方舟文化開辟市場的電影,那就沒有成功的機會。 因此,方醒開辟了科幻片的市場,但同時也把這個市場的門檻起得太高。 門檻都高到天花板了,其他影視公司要怎么翻過去? 因此。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