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等到《梁祝》最后一個琴音落下,他站起來大喊一聲,一腳踢翻椅子,轉身摔門離開。 …… 校慶晚會結束后。 東海音樂學院的副院長李衛東,和東音博導陳朝楠,一起到后臺來,和方醒握手,感謝方醒回校演出。 隨后,幾人來到東音行政樓的會客廳,坐下來喝茶,說是有事需要商量。 客套之后,李衛東才說出正題:“方醒啊,學校希望將《梁祝》這首曲子,用來當做學校的教桉,所以需要先得到你的許可才行。” “這是好事,當然可以。”方醒都不用考慮,就直接答應了。 其實東音的器樂演奏課,已經在教《梁祝》這首曲子了。 不過,還沒有形成紙面的教材。 如果要做成紙面教材,那就要涉及到出版。 當然,東音要出版教材的話,不只是《梁祝》的曲譜,還會加入這首曲子的背景故事、藝術分析評價、演奏技巧等等內容。 也就是說,這本教材里面,曲譜只是其中一部分內容,更多的內容需要學校的教授來編寫。 “如果你答應的話,那學校就安排一位教授,進行教材的編寫,《梁祝》的曲譜會錄入教材里。你可以放心,到時候出版的版稅,會按曲譜的比重,支付給你。”李衛東將這件事講解清楚。 “不用。我看這樣好了,我的那一部分,就捐給學校好了,給學校捐一棟教學樓,如果不夠的話,我再填一點。”方醒提出另一個方案。 出版教材的版稅,對方醒來說,其實沒多少,十幾萬也就頂天了。 還不如直接捐給學校,順便再添兩千萬,捐一棟教學樓。 李衛東聽了,更加高興,臉上對方醒的欣賞,已經掩藏不住。 又聊了一會兒。 三人聊到了今晚的演出。 李衛東隨口問了一句,問晚會的布置等等,有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方醒沉默了一會兒,表情變得嚴肅起來。 光這個表情,就以為深長。 陳朝楠也感覺出來了,這明顯是有事情。 “是不是有什么事?說說看。”李衛東直接詢問。 “怎么說呢。其實剛剛演出之前,我試鋼琴的時候,發現鋼琴被人動過手腳,可是學校的鋼琴,又不可能有外人接觸。好在,發現得及時,才沒有發生演出事故。這件事對學校的影響也不好,也只剩大事化小了。”方醒說完嘆了口氣。 李衛東聽完,表情變得十分嚴肅。 學校的95周年校慶晚會,如果真的有人搞破壞,那這真的是把學校的臉面扔在地上踩。 李衛東不確定的問道:“會不會是調校鋼琴的教職工疏忽了。” “可能吧。”方醒攤攤手,沒有要追究的意思。 其實,追究也追究不到什么。 因為存放鋼琴的房間里沒有攝像頭,只有門外的走廊里有攝像頭。 這就意味著,就算攝像頭拍到了什么,也只能拍到有誰進過琴房,但不知道是誰動的手腳。 當天晚會需要用到那么多樂器,進進出出琴房的學生、教室幾十個,基本是不可能查出眉目來的。 方醒說出來,也只是表達一下不滿。 就看學校要怎么處理了。 …… 等方醒離開之后,李衛東考慮了幾分鐘,然后打電話給當天晚上負責籌辦晚會的老師,一起去監控室看視頻監控。 同時,還把那名負責鋼琴的學生會的大二學生叫過來問話。 這名學生也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么事,只知道方醒檢查出了鋼琴有問題,然后還親自調校好了。 看過監控視頻之后,當天晚上,在《梁祝》所用的鋼琴搬運出去之前,總共有六名學生和四名老師進過琴房。 學生會的會長親自過來認人,然后發現進過琴房的六名學生里,有一個不是學生會干部,不應該出現在后臺。 李衛東和另外幾位老師一起,找這名學生談話。 在校學生的命運,都捏在學校手里。 隨便一個處分,對這個學生都是一生甩不掉的污點。 因此,經過談話之后,這名學生問出了實情。 是陳文翰讓他調亂鋼琴的琴槌。 實情確實問出來了,但這件事也就到此為止了。 因為當晚的晚會沒有出演出事故,報警也不可能追究陳文翰的法律責任。 即便能證明陳文翰指使這名學生故意調亂鋼琴的琴槌,也只能是道德層面的問題。 而且,陳文翰已經碩士畢業,不是在校生。 學校基本上拿他沒有什么辦法。 更重要的是,這種事情還不能宣揚出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