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期間,方醒拿著《千與千尋》的初剪版,親自和幾家影視發行公司談過。 不過,談得比較一般。 因為發行公司對動畫電影的信心不足,而且《千與千尋》走的還不是精致的動畫風格。 現在動畫電影,流行精致的人物建模,目的是第一眼就讓觀眾覺得角色漂亮。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然而《千與千尋》卻不是這種精致畫風,在現在的動畫電影環境里,不那么主流。 雖然劇情看起來還不錯,但發行公司對片子沒信心。 雖然沒信心,但也不是完全不合作。 只不過,因為對片子興趣一般,開的條件普遍比較低。 按照電影行業監管部門的指導性意見,制片方和發行方的分賬比例加起來,原則上不能低于凈票房的43%。 因此,在院線上映的電影,首先會被影院和院線分去57%,剩下的才是制片方和發行方分。 方舟文化是出品方,和梁鯨工作室在投資《千與千尋》的時候,就已經簽好了分成比例。 因此梁鯨工作室只負責制作動畫,剩下的事情,都由方舟文化負責。 在剩下的43%分賬里面,制片方和發行方具體分多少,就要看雙方怎么談。 除此之外,還有宣發費用。 通常情況下,宣發費用由發行方出,而且數額會寫在合同里。 發行方愿意出多少宣發費用,就看他們對電影作品的看重程度。 到目前為止,方醒和幾家發行公司聊過,這些發行公司開出的條件,都很一般,給的宣發費用很少,但要求的分賬比例卻很高。 在電影行業里,這種情況很常見。 要知道,在電影行業,每年拍出來的電影,有資格在院線上映的電影,十分之一都不到。 十部電影里,只有一部有機會在院線上映。 那剩下的九部電影怎么辦? 這些電影就不競爭院線了嗎? 當然要競爭。 所以,現實情況就是十部電影,競爭一個在院線上映的機會。 為了得到這個機會,很多制片方只能主動放低條件,給發行方更多的分成比例。 電影行業的競爭,就是這么的殘酷。 方舟文化的情況還是好的,至少一上來就能聊發行的具體分賬和細節。 換而言之,《千與千尋》還沒有上映,就已經擊敗了90%的電影,有機會在院線上映。 需要談的只是分賬比例。 不過,這些發行公司給的分賬比例,和宣傳資源,都大同小異。 畢竟發行公司對電影有著一套成熟的評判標準,什么樣的電影,該給什么樣的分賬和宣傳資源,都有慣例。 方舟文化這種從來沒有在大熒幕上證明過實力的公司,僅僅靠著電視圈的名氣,很難拿到好資源。 …… 相反,如果是電影圈的大導演,拍出來的電影,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對于一些票房前景樂觀的影片,比如某某大導演的春節檔影片,發行方為了搶到項目,爭取發行代理權,會主動承擔發行費用,甚至承諾票房保底。 當然,這種發行方承諾保底票房的情況,只會出現在已經在大熒幕上證明了票房號召力的導演、制片方身上。 像方舟文化這種,第一次涉獵大熒幕的公司,是不可能得到影視行業青睞的。 …… 在尋找發行渠道的同時,梁鯨工作室也在進行著最后的修改和制作。 經過上次的事情之后,梁鯨工作室的人心已經散了。 有的人想要錢,有的人想要更好的作品。 當然,在對待《千與千尋》這個項目時,工作室的團隊還是很上心的。 因為這個項目最終的成績,將決定他們能夠拿到多少錢,以及后續能夠得到多少影視公司的投資。 …… 關于方舟文化動畫電影《千與千尋》尋找發行合作的消息,很快就在影視行業傳開。 也有一些影視公司、發行公司主動找上門來。 只不過,會主動找上門來的發行公司,本身的實力就不怎么強。 發行公司的能力,在電影上映的時候,非常重要。 因為,電影上映之后,能夠拿到多少排片,在什么時間段排片,實力強的發行公司,是有左右影院排片能力的。 假設,兩部電影,排片比例都是50%。 其中一部的排片,主要集中在上午和中午。 另一部的排片,主要集中在晚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