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老家住了一晚,第二天吃過晚飯,才回東海。 來的時候,什么都沒帶,走的時候,大包小包各種吃的、用的,提了一大堆。 回到東海,方醒把母親做的腌菜、肉醬放進冰箱。 然后就待在住處,一個人安靜的打譜、編曲。 制作了兩首歌的伴奏,其中一首發給李采薇。 接下來的幾天,方醒都在家里練歌。 練了兩天,結果物業上門,說是鄰居投訴噪音擾民。 方醒只好在公司找一件訓練室練歌。 這一次選的歌,在音高、技巧方面的難度不大,但是在情感方面的要求太高。 因此,這次選的歌,想要唱出來不難,想要唱好是目前為止所有歌里面最難的。 因為這首歌要在平澹中抒發情感,越是平澹的曲調,想要觸動觀眾就越困難。 要像一首澹雅的詩歌一樣,于平凡中見真情。 所以方醒練了一遍又一遍,就像是要把這首歌融進靈魂里。 期間,陸湘兒發來過一次微信:在干嘛呢? 方醒:練歌。 陸湘兒:是不是很忙? 方醒:有一點。 陸湘兒:那你加油。 話題結束。 方醒放下手機,繼續回到在所練歌曲的詞境里,沉浸其中,感受那樸實中更顯真摯的情感。 其實,陸湘兒發信息的時候,已經是周五。 晚上是《歌聲》第四期播出的日子。 第三期播出的時候,方醒已經在湘江準備錄節目,所以沒能有一起看節目。 一個星期過去了,方醒沒有主動聯系,也沒有見過面。 寧小蕓今晚要參加家庭聚餐,也不能陪她看節目。 陸湘兒一下子感覺很孤單。 吃過飯之后,母親就出去了。 陸湘兒從六點半開始,就守在電視機前,一個人看著電視發呆。 她心里想了很多事情,大部分都和方醒有關。 她不知道方醒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從認識的時候開始,她以為方醒是在主動靠近她。 起初的時候,這種靠近,讓她產生了不安感。 可是,等到漸漸熟悉之后,她習慣了這種感覺,卻發現方醒一兩個星期都不聯系一次。 她忍不住主動聯系了,得到的回復卻有點疏離感。 不過,她還是在心中安慰自己:“他要練歌參加《歌聲》的,壓力肯定很大,沒時間是正常的。” 快到八點的時候。 手機傳來提示音。 叮冬! 她連忙拿起手機一看,是寧小蕓發的微信:是不是在看節目? 陸湘兒:你不是參加家庭聚餐嗎?怎么還有空閑發微信? 寧小蕓:家庭聚餐才是最閑的好嗎?長輩都在吹牛侃大山,說的話題我一句都插不上嘴。除了玩手機,還能干啥? 陸湘兒:我在看節目呢,準備開始了。 寧小蕓發來一個壞笑的貓咪表情:是不是和方醒一起看的? 陸湘兒:沒有,他很忙。 寧小蕓:他忙個鬼哦,從不接商演,生產隊的驢都不敢像他這么偷懶。 陸湘兒:真的,我們一個多星期沒聯系了,今天我發微信想問他要不要一起看節目,他說忙著練歌。 寧小蕓發了一個“貓有所思”的表情:不是吧?一個多星期沒聯系,你們到底是什么情況?陸湘湘你是不是母胎solo太久了,連戀愛都不會? 陸湘兒:又沒有在戀愛,而且他可能真的忙呢。 寧小蕓:拉倒吧。什么年代了,現代人怎么可能連發微信聊天的時間都沒有。 陸湘兒: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寧小蕓:你把你們最近在一起做的事跟我說一遍,讓我來幫你分析分析。 陸湘兒發過去一個翻白眼的表情:拉倒吧。你又沒談過戀愛,你能分析什么? 寧小蕓:沒談過戀愛,還沒見過豬跑嗎?況且,我有扎實的理論基礎。 寧小蕓:根據我的分析,你和方醒現在的情況,有兩種可能。 寧小蕓:第一種,方醒是情場高手,養魚無數,你只是其中一條小魚。這種時而疏離,時而親近的相處方式,在渣男界,有一個專業的名詞叫做“推拉”。如果是這種情況,陸湘湘你就要小心了,你可能會被吃得渣渣都不剩。 陸湘兒:沒那么恐怖吧? 寧小蕓:根據我的觀察,方醒確實不太像第一種,以他的段位,根本不需要渣你這朵小白花,太浪費時間,性價比不高。 陸湘兒發過去一個暴怒的表情:寧小蕓,你幾個意思? 寧小蕓:別著急,聽我說第二種情況,可能方醒有回避型依戀人格。 寧小蕓:這種人有一個特點,當你們的關系還很陌生的時候,他會努力靠近你。可是,一旦你們關系近了,他因為害怕而開始選擇回避。 陸湘兒:沒你說得這么玄乎吧? 寧小蕓:你別不信,我專門研究過的。回避型依戀人格確實存在,表現就是越在乎一個人,就越不敢靠近,反而選擇回避。 寧小蕓:這種人特別適合暗戀一個人,他暗戀一個人心里就很滿足,可是暗戀的對象一旦對他有好感,關系拉近之后,他就會開始回避。 寧小蕓:我說的是真的,不信你自己去網上查。 陸湘兒:你想太多了吧,他可能只是忙而已。 寧小蕓發一個攤手的表情:好吧好吧。那你現在一個人看節目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