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觀眾在熒幕前安靜的聽歌,方醒和童聲合唱團,唱到最后一個段落: “發憤圖強做棟梁,不負年少……” 最后一個音落下,彈幕開始爆發。 特別是“見義勇為”事件,引來了很多平時不看選秀的路人觀眾,都忍不住開始發彈幕: 【立意高遠,詞曲唱幾乎完美。】 【秒了!】 【這是把對手給秒了啊。】 【比什么比?這有什么可比的?】 【對手還是自己跪吧。】 【這首歌不適合這個節目,這首歌放這節目就是欺負人。】 【這是降維打擊啊。】 【怪不得劉以琛要哭,這比個錘子啊?直接認輸還坦蕩點。】 【一如既往,兩首歌不屬于同一個世界,卻要拿來pk,心疼對手一秒鐘。】 【立意高遠,好聽,正能量十足。】 【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這說的就是少年啊。】 【唱什么《我們來了》,你們還是別來了。】 【好的,又到了激動人心的pk環節。《起風了》pk《少年中國說》,請投票。】 彈幕開始打架。 但已經不是《我們來了》和《少年中國說》pk,而是變成了《起風了》和《少年中國說》pk。 【奪筍啊!把人家pk的權力都剝奪了,能不能不這么過分?嗯……我投《起風了》一票。】 【太過分了,你們做個人吧。我投《少年中國說》一票。】 【必須是《少年中國說》全場第一,立意、詞曲,各方面都高一檔。】 【好像風迷了眼睛,聽首歌竟然能聽哭。】 【我也是,這一百年,祖國這一路走得太艱辛了。】 【先賢們若是能聽到這首歌,看到今天祖國的繁榮富強,應該能放心了。】 …… 這首歌唱完之后,節目放出了方醒的備采:“這首歌唱出來,敢不投票的,都是勇士。” 彈幕開始刷屏: 【雖然這話聽上去很欠,但特么好像沒辦法反駁。】 【這首歌還有人敢不投票?腦子不要了?】 【太狠了,方醒這人太狠了。】 【確實太狠了,這是要把吳俊晨和劉以琛踩進泥里,想翻身都翻不了。】 【下手太重了,簡直過分。】 【下手太重+1】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