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老年的加爾文就這樣在年輕的加爾文懷中迎接自己最后的時光。 這與其說是早有預(yù)謀的謀殺,更像是一個準(zhǔn)備多時的祭典。 而這場充滿儀式感的祭典就是老年的加爾文對自己最后的交代,也是對年輕的加爾文成長的最后一次溫暖卻又冰冷的提醒。 人的死亡分三個階段,肉體的死亡、社會地位的死亡,以及最后也是最殘酷的一種,存在的消亡。老年的加爾文就是最后一種。 他沒有留下尸體,死去的老人的身軀就像是畫布上被抹去的筆跡,一點一點地消失在加爾文的面前。 在他把自己的“名”交給加爾文后,他也就不再擁有“存在”的資格了。 在這條曾經(jīng)屬于他自己的時間線里,他短短百年卻也可以談得上豐富的人生軌跡,被從頭到尾地抹除得一干二凈。 而他消失造成的空缺,例如所曾遇到過的人或是參與過的事,全部被時空中存在的自我糾正能力所抹消、糾正為沒有他的結(jié)果。他這一生的所有努力與成就,就此煙消云散。他的所有存在將回到最初的原點,然后被糾正成為加爾文的人生軌跡。 就像這個世界原本就不曾存在過這位老人一樣。 加爾文靜靜地看著眼前這座只有他自己的小屋,他知道當(dāng)他離開這里時,這座小屋也會同樣地消失。但他已經(jīng)沒有留下來的意義了。老年加爾文的意志從未曾離去,他就在這里,就在自己的身上。 加爾文的靈魂在經(jīng)歷這次靈魂上的合并后并沒有得到多少增強(qiáng),相同的靈魂再多也不會補(bǔ)全他的缺失。他的變化更多是體現(xiàn)在時空意義上的權(quán)重的增強(qiáng)。 而老人一輩子低級靈能者的記憶和使用經(jīng)驗,對他來說也僅僅是聊勝于無罷了。 屋子里沒有其他的物品值得帶走,只有那把匕首,不知何時變成了一枚銅質(zhì)的戒指,就安靜地套在加爾文的右手上。 它微微散發(fā)的熱量輕輕地灼燒著加爾文的手指,似乎預(yù)示著它將指引著加爾文繼續(xù)這段未完的旅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