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陳洛璃狐疑不解,因為她還不知道,所謂的論道會,究竟包括了哪些內(nèi)容。 蜀山弟子們對于這件事情,非常重視,也看的出來,徐長老更為在意。 畢竟,兩方圣地互相交流,比的就是實力。 不管怎么說,蜀山整體底蘊都要強于崆峒山,輸幾個回合很正常,可若是被全面橫壓,那臉上就掛不住光了。 所以徐長老精心挑選的這些弟子,都是蜀山內(nèi)的佼佼者,準備全力以赴。 更何況,白師叔再三叮囑過,此次論道會絕對不能輸。 和以往不同,蜀山有不能輸?shù)睦碛伞? 他答應了陳洛璃,會找到大巫法印,引領陳洛璃走上馴化師的道路。 那么這一次,就絕對不能輸。 一番休整過后,在第二天廣場上,雙方火速展開了第一場論道。 主殿看臺上方,藍雪京和寧小娥幾人,同樣在矚目。 此等大事,整個蜀山的弟子,都紛紛匯聚而來,站在各個地方觀望。 這一場論道,比的是對修行境界的領悟,劍宗派系和道術(shù)派系的理論碰撞。 陳洛璃聽不懂,但矚目時,暗暗心驚,看起來十分厲害的樣子。 不過短短半個時辰,雙方弟子激烈言辭,辯論不斷,很快開始面紅耳赤。 顧長安作為這一代的大師兄,當然起到主導作用,對于這第一場論道,顯得游刃有余。 只是崆峒山內(nèi),有位年紀輕輕的弟子,同樣展露了不俗的博學知識,已經(jīng)讓顧長安有兩次,回答不上來話。 聽旁人對他的稱呼,名為魏青,今年剛滿十六歲,似乎有點來歷背景,且天資非常卓越。 徐修遠也注意到了這個年輕人,不禁瞇起了雙眼。 十六歲,竟然已經(jīng)對道術(shù)領悟極其深刻,并且在劍宗,儒士,佛法等等方面,都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 這若再給他兩年時間,恐怕就已經(jīng)能扛起崆峒山的大旗。 徐修遠沒有想到,歷經(jīng)八年過去,周賀這個老東西,居然還發(fā)現(xiàn)了一個不可多得的好苗子。 他始終盯著場上辯論形勢,并未有任何著急。 因為,顧長安畢竟還是顧長安,他堂堂蜀山大弟子的見識和本事,又豈是浪得虛名。 果不其然,在論道一百五十二回合后,那魏青終于沉默了。 整個崆峒山七十多位弟子,此刻面面相覷,對于顧長安的最后一句闡釋,紛紛啞口無言。 “不愧是蜀山小圣人,今日得見,名副其實。”魏青起身,深深朝著顧長安鞠了一躬。 這第一場論道,崆峒山最終以失敗告終。 顧長安連忙開口:“我不過是仗著多看了點書,多走了點路,多漲了點見識罷了,在年齡上,我毫無優(yōu)勢。” 他搖著頭,同樣對魏青表以極高的贊譽。 徐修遠望著這一幕,滿意的點了點頭,這才是蜀山大弟子的行事風范。 而崆峒山的周賀長老,則是輕嘆了一口氣。 魏青已經(jīng)盡力了,奈何顧長安對于修行的領悟,實在太老道。 就算是他們崆峒山的大弟子,也壓根不是對手。 只能說,蜀山依然是當年那個蜀山,就算從巔峰時期下來了,也不是輕易能超越的。 隨著第一場論道結(jié)束,徐修遠負手而立,站在看臺上笑道:“周長老,您看是否需要休整,明日再戰(zhàn)?” 周賀遲疑半晌,最終搖了搖頭:“時日尚早,這一場論道我們輸了,但第二場我們肯定不會輸。” 話語落下,不禁在場上驚起了一番漣漪。 周賀此言,乃是抱著必勝的把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