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過,謀劃終究只是謀劃,在施行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什么變化,誰也說不準(zhǔn)。 李元吉不是一個死板的人,所以他的謀劃會隨著變化的出現(xiàn),一次一次的修正,也許到最后的結(jié)果,跟他想要的結(jié)果大相徑庭也說不定。 反正李元吉是不會認準(zhǔn)一條道走到黑的,那樣的話,只會將自己鎖死,牢牢的禁錮住。 一旦他的謀劃出現(xiàn)了什么變數(shù),這種禁錮只會讓他走上死路。 “李承乾!李承業(yè)!李令!李絮!你們給我站住!” 耳聽著楊妙言追上了李承乾四個小家伙以后,厲聲懼色的喝斥,李元吉品著甜酒,搖頭一笑。 楊妙言不止是李承業(yè)、李令、李絮三個小家伙的克星,如今也成了李承乾的克星。 若是這種依山傍水而眠,每日看看山水,看看文書,胡思亂想一會兒,再看看妻子教子的生活,能一直維持下去,其實也挺好的。 可惜,兄長們和父親之間沒有一個省油的燈,在他們的矛盾沒有被化解之前,這種生活就沒辦法維持下去。 就比如剛剛發(fā)生過的慶州豢養(yǎng)私兵和獻春門刺殺事件,他的本意是做一個鵪鶉,待在九龍?zhí)渡较伦丛破鹪朴浚裁匆膊还堋? 但最終還是被人請出了山,成了化解李淵、李建成、李世民三人之間矛盾的工具人。 李元吉很清楚,自己要是不出面的話,李淵、李建成、李世民三人此次產(chǎn)生的矛盾,根本不可能這么輕而易舉的化解,只會愈演愈烈,間隙叢生,最后鬧得難以收場。 “楊文干反了!” “報信的信使剛剛抵達了長安城!” 傍晚的時候,李元吉剛灌著湯汁吃了兩個地軟大肉餡的包子,李秀寧就出現(xiàn)在了眼前,分享起了她剛剛得到的消息。 神情有些復(fù)雜。 “還沒吃吧?快過來吃兩個包子再說,地軟大肉餡的,皮包餡多,一口下去全是餡兒。” 李元吉熱情的招呼。 李秀寧神情更加復(fù)雜,“這明明是蠻頭,怎么成包子了?” 在清代以前,饅頭和包子是不分家的,把饅頭叫成包子也好,把包子叫成饅頭也罷,都沒有錯。 在宋代以前,饅頭和包子不僅不分家,名字也是一樣的,統(tǒng)稱為蠻頭。 說是三國時期,諸葛亮在征討孟獲的時候,命人用面包肉做成一個人頭的樣子,代替蠻人的頭顱祭祀,所以被稱之為蠻頭。 李元吉很想給李秀寧科普一下饅頭和包子的區(qū)別,甚至不介意提前幾百年創(chuàng)造出包子這個詞匯,但是李秀寧的心思明顯不在這上面。 李秀寧在說完話以后,不等李元吉搭話,就抓起了一個包子,狠狠的咬了一口,沒滋沒味的嚼了幾口以后,突然來了一句,“聽說楊文干造反,跟太子有關(guān)。” 李元吉看著李秀寧如同牛嚼牡丹一樣的吃著包子,就知道李秀寧現(xiàn)在對美食不感興趣。 李秀寧沒有像是往常一樣,將李建成當(dāng)成一個家人去稱呼,而是直呼李建成為太子。 那就說明她對李建成的所作所為,非常的失望。 也是,李建成豢養(yǎng)私兵的目的,就跟禿子頭上的虱子一樣,明顯的不明顯了。 作為一個家庭內(nèi)部的和平主義者,李秀寧肯定對李建成非常失望。 “楊文干豢養(yǎng)私兵的事情,跟大哥有關(guān),但楊文干造反的事情,跟大哥無關(guān)?!? 李元吉不得不違心的幫李建成說一句公道話,因為他怕李秀寧會忍不住去找李建成興師問罪。 作為他和李建成、李世民三人的嫡親姐妹,李秀寧有這個資格,也有這個膽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