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隨著命令的下達,八千盧龍軍騎兵繼續沿著預定的路線突進,而且因為已經被發現了蹤跡,不必刻意壓制速度,突進的反而更快了一些,現在剩下不到五里的距離,以騎兵的速度連半刻鐘都用不了。 在另一面,連綿不絕的哨聲之后,長纓軍大營之中響起了長纓軍中的標準命令“發現敵人”! 聽到聲音,原本按部就班備戰的長纓軍大營立刻沸騰了起來,一切從出擊作戰的準備,轉入了守衛營地的防御備戰。 緊閉的營門直接打開,擔負戰備值班的兩千騎兵立刻上馬從西側臨近叛軍方向的營門出營,承擔他們自身所承擔的偵察、阻擊、攔截任務。 三千步卒立刻拿起武器,沖鋒到大營邊緣的戰斗位置,將自己手中的長槍、長矛、強弓、勁弩朝向外方。 在營區中央偏西,器械營所在的位置,正在為聚集在八牛弩、投石車旁邊的器械營士卒、軍士分為了兩部分。 一部分以最快的速度朝著營區邊緣停放八牛弩的高臺沖去,準備進入戰斗位置,另一部分則繼續為備用或者準備野戰使用的八牛弩、投石車進行維護,并檢查配屬的弩矢、石彈是否充足。 在營區中央偏東的火藥營營地,原本不需要參戰的他們開始為準備好的火藥和炸彈裝填引信。 在炊事班所在的區域,正在吃飯的大量后勤營的輔兵猛地將將手中的包子、滿頭、燒餅塞到懷中,扔下湯碗第一時間向各處狂奔,百余息之后,長纓軍六花營內外的甬道上已經布滿了在一邊扛著箭矢、弩矢(弩)、弩矢(八牛弩)、石彈飛奔的輔兵。 其他原本承擔防御和輔助的士卒忙的腳不沾地,然而而原本準備出營野戰剛剛吃飽喝足正準備披甲的三個戰兵團則突然閑了下來。 大部分人老老實實卸下的重甲返回營地休息,當然少部分精力過剩的家伙跑到了炊事班去幫忙。 等他們剛剛走到地方,如同雷鳴一般的叫罵聲就已經傳入了耳中。 “這幫狗曰的河北雜碎,非得這時候搗亂,早知道老娘早起半個時辰,這TM的,多少孩子還沒撈著吃早飯呢……” 順著聲音看去,只見心寬體胖的嚴大媽,手里拿著一個盛滿了熱氣騰騰肉包子的大筐,一邊收拾,一邊破口大罵,看樣子就知道,嚴大媽對于盧龍軍的突襲讓后勤營沒吃完早飯很是憤怒。 問題是嚴大媽憤怒的后果很嚴重! 想了想嚴大媽幾乎可以倒拔垂楊柳的生猛,見勢不妙的一幫戰兵正想要轉身開溜。 “你們這幫混小子趕緊給我滾過來……” 如果說整個大營之內有什么地方是相對安靜的,那也就只有醫療營地外加郭戎的中軍大帳。 除卻直接一線任務的軍將,剩下的郎將、中郎將以上的軍將一個不落的出現在了中軍大帳之內。 相比較醫療營地有些滲人的氛圍,中軍大帳中的的氣氛多多少少有些壓抑,只有一名又一名不停傳遞最新情報的傳令兵可以稍稍緩和這壓抑的氛圍。 一個以長纓軍在朱寨村大營為中心,方圓十五里的大型沙盤被擺放在中軍大帳的中央。 在沙盤的后方,還有一張以汴州城為中心,方圓百里為界限的大號地圖被懸掛著,地圖之上已經被各種朱砂紅、靛青兩色的標記的滿滿當當。 在汴州城邊上,原本用三十五的數字被二十八取代。 一條靛青色的箭頭從汴州城下延伸而出,直接指向了朱寨村的方向, 用朱砂紅標注了一個四,而四的西邊,則是一個靛青色的數字十二+三。 此刻,一身戎裝的郭戎背對地圖,正靜靜的站在沙盤的中央,認真而嚴肅點看著參謀們根據現有情況標注的情況。 “備戰已經完成!” 伴隨著傳令兵的聲音,換上了戎裝的吳少雄、劉禹錫也邁步進入了中軍大帳之內。 “大將軍,長纓軍之精銳,之干練,果然冠絕天下!” 雖然情緒不佳,心態也有些不穩,但是聽著吳少雄的稱贊,郭戎有些嚴肅的臉色還是掛上了一種傲然的笑容,如果真的有什么東西最讓郭戎自豪,那必然是耗盡了自己九成心血的長纓軍了。 只不過夸獎并不能當飯吃,更不能將譚忠麾下的十幾萬兵馬消滅代價,向吳少雄致謝之后郭戎直接切入正題。 “吳先生,兩千騎兵出營之后和對方短暫交手,看到對方騎軍數量之后為了避免被包圍,已經撤回了營地,根據哨兵以及出營騎兵匯總的情況來看,對方這一次直接出動了近萬騎兵,不知道吳先生怎么看。” 吳少雄點了點頭,直接回問道。 “敢問大將軍疑惑的地方在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