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雖然說起來不好聽,但是就寫文章罵人來說,這些文官又一個算一個都是絕頂的高手,尤其與韓愈柳宗元這兩位,古文運動的發起者,擅長于散文的大家,更是能把殺人不見血發揮到極致。 給他們提供了實施基礎,再給他們提供攻擊方向,讓他們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進攻殘骸大唐子民的河北藩鎮,那還不是手到擒來? 唯一有一點不好的就是現在這個時代,交通和通信太過落后了! 如果放在后世的網絡時代,分分鐘就可以讓河北叛軍身敗名裂,永遠被掃在歷史的垃圾桶里面,永世不得翻身那種。 而現在,等消息傳回長安,韓愈,柳宗元他們的文章書寫完成,開始大規模向外發散的時候,估計汴州的戰事就已經結束了,不可能對戰場產生直接的影響。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信息傳播的快有傳播的快的好處,傳播的慢也有傳播的慢的優勢。 雖然來不及直接在戰場上影響對方的戰斗力,但是郭戎本就對獲勝充滿信心,等自己計劃了很久的汴州會戰結束,河北叛軍的主力被殲滅或者擊潰之后,輿論戰開始發酵更能形成一種特殊的效果。 郭戎在面對河北叛軍傾巢出動的情況下,只調動了東都洛陽、宣武、魯北三鎮的兵力作為輔助,而這并不代表中原腹地就只有這三家藩鎮而已。 昭義、義成、忠武、河陽同樣位于中原腹地,平日名義上也屬于親朝廷的藩鎮,賦稅多半時候也都會送往長安,但是此次面對河北叛軍,這些家伙清一色的擺出了中立,兩不相幫的架勢。 而其中最夸張的莫過義成軍。 義成軍節度使,又稱鄭滑節度使,巔峰時期掌控過六州之地,不過此時的義成軍實際管轄地只有鄭州、滑州兩州。 問題是鄭州位于汴州以西,滑州位于汴州以北,兩州全部位于汴州方圓百里之內,妥妥的位于郭戎計劃中汴州會戰的核心戰場。 而且隨著河北三鎮叛軍大舉南下,滑州的西部,鄭州的北部,實際上已經處于了河北叛軍的掌控之下。 時任的義成軍節度使袁滋將五萬義成軍龜縮鄭州、滑州不出,對站在頭上朝自己撒尿的河北軍熟視無睹。 在河北叛軍掌控大半轄區的時候,面對郭戎以河南道行軍大總管兼河南道黜置使的名義對義成軍轄區發出征、調命令,袁滋同樣不加阻攔。 結果本就不大的義成軍轄區之內,一半的地方,河北叛軍在瘋狂的劫掠、屠戮,另外一半的地方則在當地官府的組織之下,向平叛軍運送糧草和人力,而兩者中間的地方,則是雙方的斥候在瘋狂的廝殺。 一個小小的義成軍可謂將中原藩鎮首鼠兩端,墻頭草的秉性展現的淋漓盡致,冰火兩重天的場景更是嘲諷至極。 既然是墻頭草,那自然是隨風倒,只要在汴州一戰擊潰叛軍主力,郭戎敢相信,這些在大戰開始之前縮在城中瑟瑟發抖的鼠輩,絕對會亮出他們鋒利的嚙齒,瘋狂的從叛軍的身上撕咬下每一塊血肉。 除此之外,在河南道、河北道、江南道保持中立不止這些戰區邊緣首鼠兩端的藩鎮,還有那些坐地起價,坐山觀虎斗的豪門、世家。 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山東豪門在山東扎根千年之久,根基之厚也不是尋??梢怨烙?,饒是太宗、武后也沒能讓他們徹底屈服,安史之亂他們也可以置身事外。 雙方大戰之中,山東豪門會開開心心的觀戰,但是一旦河北叛軍戰敗,原本保持中立的山東豪門,絕對會立刻撕下中立的偽裝,從背后對河北叛軍捅刀子,甚至有可能搶在朝廷兵馬出兵之前提前動手。 比起其他勢力,山東門閥的動手,才是徹底摧毀河北叛軍根基的因素,等到了那時候,等待河北叛軍的只有一種結局,那就是被連根拔起。 當然,副作用就是山東豪門的勢力有可能會被擴大,這在,短時間內至少郭戎是沒有辦法去收拾的。 除非郭戎想自己學一下那位出生在宇宙中心曹縣的落魄文人,高唱一聲我花開后百花殺,滿城盡帶黃金甲。 斟酌了一下輿論戰的影響和可能的結果,感覺后果可以接受之后,郭戎立刻召集了吳少雄、劉禹錫外加自己文武雙全的參謀長羅中文,進行了一個小規模的商議。 “關于叛軍的劫掠,我有一些想法,需要諸君幫我參詳一下,具體是這樣的……” 原以為吳少雄這種經驗豐富的老狐貍應該最喜歡這種殺人不見血,吃人不吐骨頭的計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