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大戰在即-《大唐:安西最后一個信使》
第(2/3)頁
所以從新計算數量在所難免,只不過這種情況下太過復雜,以至于劉禹錫在郭戎下達命令,需要他馬上計算所需要糧草進行調撥的時候都有些發懵。
好在郭戎身邊不僅有一個優秀的后勤大總管劉禹錫,一個以國子監六學中算學、書學、太學、四門學弟子出身組成的完整的后勤管理團隊,還有一個自稱不懂軍事,但是政務方面無所不能的吳少雄。
在吳少雄、劉禹錫的領導下,長纓軍后勤團隊花費了整整一個晚上的時間算出了支撐整個汴州會戰所需糧草的總數。
數量雖然算出來了,但是見慣了大數字的劉禹錫都感覺頭皮發麻,掌管過最多六州錢糧的吳少雄都頗為驚訝,看到數字的一瞬間,郭戎險些直接栽倒在地!
因為他們最終給出的數字幾乎要超過大唐半年的年歲收入,這真TM是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從來沒有關心過錢糧的郭戎幾乎要把自己的頭發扒光。
好在,郭戎不僅僅是是長纓軍的統帥,還有河南道、河北道行軍大總管兼河南道黜置使的身份,另外手中還有李誦賜予的“尚方寶劍”。
正是這兩個身份和一柄“尚方寶劍”給予郭戎的絕對權力,使得郭戎可以充分的調動整個戰區周圍大唐的所有力量。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整個河南道臨近戰區的曹州、鄆州、濮州、滑州、宋州境內所有在朝廷或者親朝廷藩鎮掌控之內的府庫打開,民夫、役夫被大量的抽調,無數的人員和物資開始向長纓軍進軍方向上集結,而他們只是前期糧草的補給。
為了確保會戰進行到后期極端狀況下不至于缺少糧草和補給,原本不在郭戎計劃之內,平定平盧之后才設立,等同于朝廷直轄區的兗海州郡兵也被抽調,只不過他們的存在并不是戰兵。
三萬兗海州郡兵的任務只有一個,把兗海觀察使轄區富庶的江淮六州的糧草直接運送到汴州戰區,作為會戰后期的糧草補給。
后勤方面需要考量補給,而正面則需要考量的對兩支藩鎮軍的定位和判定。
嚴格說起來,韓充、張愔兩人和以長纓軍為首的禁軍系統相當親近。
如果沒有從長安返回宣武,那么韓充現在多半應該會成為禁軍南衙十二衛,其中一衛的將軍,此時此刻有可能已經率領著兵馬離開長安開赴對吐蕃方向的戰場。
而張愔則更是太上皇李誦的簇擁,平盧鎮平定,魯北設立之后,他更是已經和李愬守望相互,坐鎮山東三年之久。
張愔麾下的魯北軍有不少核心骨干都是昔日禁軍的后補兵,其戰法和體系也基本上是傳承了,長纓軍的早期模板,也就是第二次軍改之前長纓軍的編制和體系,所以他們和長纓軍協同作戰難度不大。
而韓充手中這支以宣武軍和淮西軍為的兵馬就沒那么樂觀了,他們就是最為傳統的唐軍模式。
為了確保這兩支兵馬能夠大致和長纓軍在戰場上保持協同,認真討論和思考之后,郭戎直接將一個整建制的步兵團拆分。
被拆分之后的大部分將被補入宣武-淮西軍,少部分將被補充到魯北軍之中,擔任聯絡官和教官的職責。
整整一個夜晚的時間,長纓軍的所有后勤,參謀,中高級將領幾乎徹夜未眠,完成了新的作戰的統籌和計劃。
隨著所有的準備工作和計劃完成,一條條命令從郭戎的中軍大帳中被發出,一隊隊傳令兵開始向著整個河南大地飛奔而去。
很快,在大河以南,淮水以北,河南道境內,十幾萬大軍,幾十個州縣,數十萬民夫、役夫被征發,大唐在中原腹地的力量迅速的向著汴州方向集結。
其目的一,為了掩護大規模的兵力、人員、輜重調動,遮蔽戰場,實現對于對方的戰爭迷霧,減緩敵軍東進的速度,給兩支援軍提供集結時間,長纓軍主力方向隨行的騎兵偵察兵全員出動,開始在汴州城以東以南掃蕩。
隨著時間的推移,前期的各種布置、戰術推演的影響開始發酵,而偵察兵大規模出擊之后,已經和叛軍的騎兵、偵察兵開始了零星的交戰。
與此同時,汴州、叛軍方向越來越多的信息被傳遞了回來。
首先,莫靈均傳回了叛軍的反應,東進叛軍的數量被確定,也就是十到十二萬之間,從這個數量來看莫靈均冒險獲得了成功。
雖然不清楚這十余萬叛軍中對方分數陣營的配比,但是根據莫靈均的估計,會統帥這支兵馬的多半就是,盧龍軍的老將譚中,對于莫靈均傳回的消息,剛剛成為了郭戎大總管行軍長史的吳少雄給與了支持。
只不過,后續傳來的消息則完全出乎了郭戎的預料。
擁有十余萬河北精銳的譚忠并沒有采取大踏步前行的策略,相反,每日僅僅行軍十里就開始扎營,而且每日的營地并沒有拆除。
對于精干的河北軍來說,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的平原上,日行十里幾乎已經堪稱龜速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多伦县|
柯坪县|
鹤岗市|
沂水县|
双峰县|
那坡县|
浙江省|
三明市|
伊宁市|
内乡县|
龙井市|
尼玛县|
扶沟县|
福鼎市|
广德县|
偏关县|
古蔺县|
伊通|
拜泉县|
邵阳市|
龙胜|
仙游县|
郎溪县|
应城市|
汾西县|
大洼县|
象山县|
鹤岗市|
安吉县|
黔西|
郓城县|
岳普湖县|
敖汉旗|
射阳县|
棋牌|
台中市|
嵩明县|
东台市|
乌兰浩特市|
英超|
安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