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雖然事實不像大將軍郭戎推測的一樣,但是在他們看來,那些還活著的人簡直是生不如死! 再加上倭人那些獨具倭人特殊,有違大唐人倫和風俗,這些所有的偵察兵對于這些來自都有飽和的禽獸越發的厭惡和憎恨。 隨著第一波倭人被放開,整個長纓軍營附近響起了一陣又一陣密集的蟲鳴聲,雖然在白天突然出現了大規模的蟲鳴多多少少有些突兀,不過潛伏的倭人斥候也不敢有什么異動。 畢竟這是白天,他們距離長纓軍大營的距離最遠也不過兩百步,有道是進來的時候容易,但是想要在光天化日之下撤退可就太難了。 不過,此時此刻,在倭人斥候們看不到的地方,長纓軍大營之內弓箭手正在不緊不慢的張弓搭箭,弩手按部就班的為重弩裝填弩矢。 一隊隊陌刀兵和手持塔盾的輕步兵同樣靜靜的列陣在弓箭手、弩手的旁邊。 幾名身穿皮甲的偵察兵正站在一名長纓軍校尉的身邊,用手不停的朝著大營之外的叢林和草叢中指指點點。 在長纓軍大營之外的叢林和灌木叢的邊緣,偵察兵們也悄然的拿出了自己的短刀、匕首,悄無聲息的為自己的手弩裝填弩矢。 在更靠外的地方,超過六百輕騎兵已經完成了對于整個大營的外部包圍。 倭人斥候們看不到長纓軍正在進行的準備,他們能聽到的只有不斷低沉的蟲鳴聲。 隨著蟲鳴聲音漸漸變小,整個周圍的空氣似乎都變得寂靜起來,與此同時,一隊隊唐軍的弓箭手、弩手、刀盾兵以百人為單位,列隊從大營中離開。 漸漸地,唐軍的弓箭手、弩手形成了一個個百人的隊列,每一個隊列的旁邊站著一名長纓軍的什長或者排長的軍官, 而軍官的旁邊在會站著一名身著皮甲的偵察兵。 從倭人斥候的藏身之處,到弓箭手、弓弩手組成的隊列,大致處于六十步左右的距離,這個距離既不足以保證安全,又不足以讓自己在真正面臨危險的時候有搏命一換一的機會,可謂如鯁在喉,如芒在背,讓這些倭人難受到了極點。 看到了持弓、持弩的長纓軍,倭人斥候們感覺到了濃濃的不安和威脅,然而此時此刻他們感受到的是濃濃的無力感。 此時此刻,他們所想的只有一點,熬到天黑,只要熬到天黑就是他們的舞臺,到時候他們會撒菱、忍刀、吹矢、苦無讓這些唐人永世難忘。 只不過,還沒有等到他們如愿,蟲鳴的聲音突然徹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清晰的唐音。 “放!” 隨著命令,以及帶隊長纓軍軍官手指的方向,第一個百人隊彈弓射箭,百余支白羽箭不要錢的一般飛向了大營左前方一處低矮的灌木之中。 在箭矢開始攢射的一瞬間,一名身著茶色布衣的倭人斥候直接從藏身的地方飛了出來。 “放!” 伴隨著第二聲命令,剩余一百多名弩手朝著已經鎖定的目標扣動機擴,一百多支弩箭直挺挺的飛向了懸在半空中的倭人斥候。 僅僅一個瞬間,這名看起來身手不俗的斥候被數不清的弩箭射成了篩子,直挺挺的跌落到了地面上。 在這名斥候慘死的一瞬間,原本草叢之處,連續傳出了數聲哀嚎。 “啊!” “啊!” “放!” 隨著第三聲命令,密集的箭雨將傳出哀嚎的草叢進行了一輪覆蓋,慘叫、哀嚎徹底消失,只有兩具布滿了箭矢和弩矢的尸體以及被鮮血浸透的泥土表明這里曾經存在過生命的跡象。 然而這僅僅是第一個目標! 從這個目標開始,弓箭手和弩箭手在偵察兵的指引下,開始一處一處的定點清除。 數不清的箭矢和弩矢如同不要錢的一般,一叢叢,一簇簇的飛翔了山谷、密林的每一個角落。 事實上,不是每一處目標都有倭人潛伏,但是每一處有人潛伏之所,箭矢落地的時候都會帶來一片血雨。 剛開始倭人斥候還能沉得住氣,但是隨著藏身處被一個個的點名,幾十名倭人斥候被直接秒殺之后,不止一個倭人斥候認清了自己的處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