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太上皇這是在向大帥示威,絕不可以低頭示弱!」 「可是太上皇帶領的是去歲把吐蕃人打得落花流水的禁軍,據說全部都是戰兵,數量更有驚人的三四萬人,恐怕目的就是殺雞儆猴,如果有所不敬,后果不堪設想。」 坐在節堂的中間望著吵成一團的部下們,宣武軍節度使韓弘也在思索這個問題,太上皇為什么要把離開東都的第一站放在汴州! 自從自己接掌宣武軍以來,先是斬殺淮西節度使吳少誠的使者,又誅殺的三百多驕橫跋扈的軍將,使得數年之間宣武軍沒有再發生叛亂。 去歲,平盧節度使李師古屯兵曹州,企圖乘國喪之機圖謀不軌,自己又一次堅定地站在了朝廷的一方,難道是? 「自韓某接掌宣武軍,似乎已經有數年沒有再發生過動亂了吧!」 韓弘的聲音一出,集市一樣的節堂迅速安靜了下來。 「自大帥將牙將劉鍔等三百人斬殺示眾,我宣武軍已經平靖數年,不曾有任何動亂!」 「父親整飭軍紀,疏通運河,南鎮淮西,北懾平盧,擁唐輔民,已經成為大唐的中流砥柱!李唐不念父親的忠誠,如今太上皇引大軍氣勢洶洶而來,明顯不懷好意,這分明是……」 是啊,自己明明已經做到這樣了,難道太上皇還不滿意么,韓弘自詡是問心無愧的,在韓弘看來全天下也沒有比自己更為忠誠的節度使了! 太上皇出巡之前就說得很清楚,太上皇本次出巡會途經洛陽,然后北狩草原。 現在河東道大雪漫天,確實不適合大軍出現,按道理來說,向東新進,取道汴州北上并沒有什么問題。 但是,洛陽的消息已經傳來,數萬禁軍精銳無比,太上皇率領這樣精銳的數萬大軍氣勢洶洶而來,誰又敢保證不會是對自己不利的? 韓弘進退維谷之際,一個聲音傳入了韓弘的耳中。 「父親,如今太上皇退位之后,反而鋒芒畢露,揮手之間神策軍灰飛煙滅,翻云之際關隴勛貴魂飛魄散,禁軍初創橫掃吐蕃,初臨洛陽山東豪門俯首,太上皇著實令人可畏!」 「公武,你的意思是?」 「父親,宣武軍地處關東腹地,為兵家必爭之地,太上皇心懷天下,父親還要多做打算,以防止措手不及!」 自家兒子,韓公武的話一下子就說到了韓弘的心坎上,幾乎是一瞬間韓弘就有了想法。 「公武,去歲李師古派人給我送來的信件可還存留?」 「一直妥善保管,父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