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殺!” 看起來文質彬彬的李炎,一旦披掛上陣,瞬間就如同變了一個人一樣,因為世事而產生的憂郁一掃而空。 面對比自己大了整整一號的郭戎,下盤極穩的李炎手持長槍,快步向前,出槍看似不快,但是真正出槍的一瞬間,迅疾如閃電。 從持槍到突進,再到出槍,突刺,沒有花里胡哨,沒有閃展騰挪,過程迅捷、簡練,出槍剛勁、有力。 硬碰硬的對戰,說實話,李炎是打不過郭戎的,不是因為技巧的問題,而是因為身高和體型的差距太大,75公斤級和100公斤級實在是沒有可比性,而郭戎又是一個謹慎的性子。 長槍、長矛、步槊、弓箭、弩箭、刀盾,當用兵器和李炎進行了一輪交鋒之后,郭戎就知道自己撿到寶了。 因為就簡單地這幾步,可以看出李炎在戰陣上路子很正,走的是堂堂正正的戰陣之勢的。 雖然單兵戰斗能力比不上郭戎這種身高馬大的人,但是在戰陣當中能夠發揮的作用絕對不小。 更重要的是,李炎所學習的兵法,無論示意李光弼還是李靖,都屬于那種以正合以奇勝的路子,和李炎在戰陣上的思想相得益彰。 換句話說,李炎可以看作是戰將與統帥的集合體,怪不得會被裴植推崇備至。 原本郭戎聽到裴植的介紹李炎熟讀兵書,擅長謀略的時候,是準備利用自己的權利直接征召,直接讓李炎和羅中文、裴植一樣走參謀的路線。 可是交鋒之后郭戎的想法變了,這樣一個全才,如果最后是以參謀的身份加入長纓軍,會是一個讓自己無比后悔的決定。 交鋒完畢,去兵卸甲,三人重新回到了廳堂之內。 “二郎的情況,我已經了解,實不相瞞,我有權利直接征召二郎入長纓軍,但是我相信二郎的志向絕不再小,否則也不會千里迢迢從營州重新返回京城。” 李炎沒有說話,但是雙手抱拳的動作已經說明了一切。 “如果是在去歲長纓軍剛剛成立,極度缺乏軍官的時候,我確實可以選擇讓二郎這樣的英才直接入軍以什長、隊正或者旅帥入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