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伴隨著聲音的是怒氣沖沖地沖進中軍大帳的劉禹錫。 劉禹錫能進入長纓軍其實是處于偶然,嚴格說來,因為婚禮上的救場,郭戎是欠劉禹錫一份很大人情的。 這位曾經(jīng)的恃才而傲少年才子,經(jīng)歷了變法失敗之后的貶謫,如今大唐的嶄新氣象之后變化頗大。 豪放的性格依舊,但是在操持具體事務的時候,卻能做到事無巨細,這一點讓更擅長說,而不是做的韓愈汗顏不止,進入長纓軍之后不到一個月,地位堅如磐石,穩(wěn)如泰山。 作為行軍司馬劉禹錫在參與軍事參贊的同時,在幾個國子監(jiān)算學出身的家伙的輔助下,管理了出征一萬多人錢帛、糧草、甲胄等后勤事宜。 郭戎甚至聽到過那幾個算學學子編出來的一首形容如今“詩豪”劉禹錫如今在長纓軍地位的打油詩: 小手一揮,禁軍斷糧, 大筆一寫,將軍傻眼, 眼睛一閉,駙馬懵逼, 向后一躺,全軍罵娘。 此刻,這位大爺怒氣沖沖地沖入軍中大帳,那副怒發(fā)沖冠的模樣讓大帳之內(nèi)的李愬、郭戎、羅文中驚訝不已,畢竟后勤如果出了問題可是要命的大事! “二十八郎,為何如此大動肝火?” “大將軍、中郎將、羅參見,我剛剛聽說了,涇州城內(nèi)的情況,我原以為這段佑鎮(zhèn)守西北多年,是忠貞之輩,結果今日才知道其本性,也是蠅營狗茍的老賊,不思報國盡忠,反而鉤心斗角,實乃大逆不道!” 劉禹錫的話說完,知道不是后勤出了問題,松了一口氣的同時李愬、郭戎、羅中文面面相覷。 劉禹錫的義憤填膺大家都可以理解,只不過劉禹錫是直接把段佑說成了大逆不道,那就真的有點過分了。 誰知道更讓郭戎幾人驚訝的還在后面,在幾人的注視中當中,劉禹錫直接從懷中掏出了一本奏疏遞了過去。 “我已經(jīng)寫好,請大將軍、中郎將隨軍報送往長安!” 有些驚訝地從劉禹錫手中接過奏疏,郭戎仔細一看, 不愧是做過監(jiān)察御史的文豪,對于段佑的一系列行為,劉禹錫在奏疏里面給出了一個“不絕對的忠誠,就是絕對的不忠誠”的概念。 然后根據(jù)這個概念,直接把段佑罵的狗血淋頭! 這種操作,看得郭戎是哭笑不得,按照這個資格標準來說,整個大唐所有90%的官員會因為絕對不忠誠,至于剩下的10%則可以直接拉去活埋了。。。 原本郭戎想勸說劉禹錫,這種彈劾對于段佑這種真正忠于朝廷,忠于李唐的藩鎮(zhèn)來說沒有任何作用的,但是下一刻郭戎突然反應過來。 上疏這東西確實就是張廢紙,但是不代表朝廷或者太上皇就沒法制約他,更并不代表著太上皇對他沒有任何影響。 關鍵看劉禹錫的架勢,如果自己不答應,這事沒完,郭戎也就順勢答應了下來,然后以采購肉食的理由把劉禹錫哄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