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管閻卿本身出身如何,但是只要李誦認可,有了皇帝的詔書,那就是正經的大唐敦煌長公主。 大唐的長公主出嫁,要一份符合身份的嫁妝過分嗎? 平心而論,這一點都不過分! 問題是郭戎現在是一個妥妥的窮光蛋,身上一文錢都沒有的那一種。 在封賞沒有到位,薪俸也還沒有發放的現在,郭戎甚至連一文錢都拿不出來。 一個符合身份的陪嫁,直接砸的郭戎眼冒金星,那得是多少錢啊! 驚訝的不僅僅是郭戎,閻卿的驚訝程度一點不比郭戎差,至于皇帝李純則陷入了沉思,明顯在思索自己父親此舉的真正意義。 “如果到時候朕感覺聘禮配不上大唐長公主的身份,朕就讓皇帝把詔書改一下,賜婚給另一個能拿得出聘禮的人,” “郭戎,聽懂了嗎?” “聽懂了!” “記住你只有一個月的時間,如果你及冠的時候給朕送的禮單不夠,長安城內相當駙馬的人有的是,到時候你自己看著辦!” 原本一頭霧水,但是聽到了長安城內之后,郭戎微微地皺起眉頭,李誦絕對不會給自己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所以長安城內就是給自己的提示嗎? 郭戎在愣神的時候,作為皇帝的李純則一下子就明白了自己父親的意思。 朝官、宰輔、禁軍、邊軍這部分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表現了對于如今李誦重新掌握局勢的臣服,但是長安城內還有一部分人沒有這樣做。 而沒有這樣做的原因不是他們頑固,死不臣服,相反他們是大唐最大的墻頭草! 對于他們這一次叛亂發生之后的表現,無論是李純自己還是自己的父親李誦都失望透頂,所以早就應該進行的召見和安撫被自己的父親因為身體需要靜養推遲了。 在太上皇以靜養為名閉門謝客的情況下,沒有正經官職的他們還真就沒辦法像其他人一樣,通過其他方式向太上皇表示臣服。 他們惴惴不安,但是李純知道自己的父親其實也不好受,甚至在掌控了六萬神策軍完全不需要他們的支持之后根本就不想搭理他們。 但是不處理又不行,拖延的時間太長會成為長安城一個巨大的隱患! 而現在,安西大都護郭昕義子身份的郭戎顯然就成為了最合適和他們溝通的橋梁。 李純是一瞬間就明白了,但是郭戎還是在迷茫,然而還沒等郭戎明白怎么能從長安城內弄到嫁妝,就聽到了來自李誦那極度不滿的聲音。 “聽懂了還在這愣著,趕緊給朕滾回去準備嫁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