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沒等郭戎想明白閻卿暗示的準確意思,就聽到了和顏悅色的太上皇的聲音。 “朕聽說你最近為了新軍很是操勞,辛苦了!” “職責所在,陛下信任,臣不敢有絲毫懈怠!” “進展如何?” “整體框架已經構建完成,兵種配比、裝備配置、指揮系統、戰術戰陣已經擬定完畢,錢糧隨時可以支取,甲胄裝備也在調撥之中。” “考慮到陛下給這支新軍的定位是我唐軍野戰的核心力量,所以臣和軍校們以《通典》為基礎,參考了安西軍的戰術和戰法,在范希朝大將軍等軍中宿將的指導下預設了可能會遭遇的情況之后,調整而來。” “哦,在兵力配比和戰術上有突破?說來聽聽?” 李誦主動問起這個,原本因為募兵困難有些底氣不足的郭戎瞬間安心了。 雖然要求卡得嚴格了一點,導致募兵速度緩慢,但是在這些方面他所接觸過的軍事理念確實超越了這個時代。 當然這不是說李誦見過坦克就能把坦克變出來,也不是說郭戎聽說過德三的閃電戰、毛子的鋼鐵洪流、兔子的活力不足恐懼癥后遺癥就能原封不動地轉嫁過來。 更不是郭戎拍拍腦袋憑借李誦給出的信任,就直接把一萬兩千人新軍全部改成陌刀兵或者全部改成具裝騎兵。 郭戎的做法是把后世和唐軍現有思路有相似處的地方找出來,然后把屬于后世的理念扔給李銳、楊鑫這些土生土長的大唐軍校。 然后和這些土生土長的大唐軍校一起研究如何理論聯系實際的改進,其中最主要的一點正是源于前幾天的大戰。 兩支神策軍進行的這場規模空前的野戰然郭戎深受震撼,同時也讓郭戎注意到現階段,以募兵為主的唐軍已經實現了職業化,職業化唐軍帶來的一個附帶效果就是專業化和兵種細分。 郭戎知道,現在唐軍的操典,是一百多年前,以精銳府兵作為唐軍主力時候遺留下來的。 在步兵方面有重步兵、輕步兵、介于兩者之間的多用途步兵(弓弩手),戰陣中會以戰鋒、跳蕩、奇兵編組,以線列步兵的形式進行作戰。 說實話,這種戰術已經很先進了,但是對于已經一百多年后,已經實現全職業化的唐軍面前就顯得不夠細致,反而成為了制約像神策軍戰斗力發揮的因素。 而且說實話,跳蕩、奇兵這種描述方式讓郭戎極為不適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