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在老人有些凌亂的記憶中,曾經(jīng)的大唐盛世似乎在每個人的眼前跳動。 老弱絮絮叨叨地說了很久,但是整個廣場除了老人以及傳導(dǎo)聲音的士卒的聲音之外沒有任何一點聲音。 一場安史之亂將大唐的如夢如幻砸了個細碎,但是五十年的時間不足以讓所有人忘記大唐昔日的榮光。 見證過昔日榮耀的人還活在人家,就算沒有親眼見到的人,也從自己的父輩,祖輩口中聽到了大唐的榮耀和光芒。 郭戎知道,就連安西軍的老頭子們能孤城堅守五十載(除了郭昕),靠得也是大唐終究會打回來的信念,因為他們見證過昔日開元盛世的輝煌。 當所有人都沉浸在這氛圍里的時候,李誦緩緩地開口了。 “今天,在宵小的蠱惑之下,神策軍開進了長安,圍困了皇城,進攻了攻城,這是忤逆之罪,但是朕不怪罪他們!” “因為朕認為錯的并不是他們,而是朕以及我大唐的先代君王。” “面對洶涌而來的叛軍,玄宗棄長安而逃!面對吐蕃人的鐵騎,代宗再次棄長安于不顧!面對走投無路叛軍,先皇選擇的同樣不是留守長安!” “試問,一個連守衛(wèi)大唐榮耀所在的長安的勇氣都沒有的君主,有什么資格要求他的將士為國而戰(zhàn)?有什么資格讓自己的將士保持忠誠?” “在今天之前,不是沒有人勸朕逃離長安,以避神策軍的鋒芒!” “但是,朕還聽到了另一種聲音,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朕認為今天在這里的神策軍將士是在向朕求證,他們的君王,有沒有用與他們并肩作戰(zhàn),同生共死,守衛(wèi)長安,守衛(wèi)大唐榮耀和勇氣和決心!” “朕的將士們向朕要一個答案,所以,今天朕沒有走,當今的天子,沒有走,作為大唐儲君的太子也留在了長安成,不知道今天朕交出的答卷,神策軍的將士們是否滿意,大唐的子民是否滿意,大唐的列祖列宗是否滿意!” 幾乎在一瞬間,整個廣場數(shù)萬人的血液被點燃,然后就在起勢前的一瞬間,李誦再次抬起雙臂輕輕下壓。 “隴西李氏不肖子孫,大唐……李誦……立誓……” “從今日起,我大唐只有戰(zhàn)死的君王,沒有逃跑的皇帝!” “從今日起,凡我宗室子弟,無軍功者不得封王,不得襲爵,不得入宗祠受子孫祭拜!” “從今日起,凡我宗室子弟,臨陣畏敵,貪生怕死者,人人得而誅之!”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君王在,長安在,榮耀在,大唐在!諸君可愿與朕勠力同心,復(fù)我大唐之榮耀,創(chuàng)我華夏之輝煌!” 今夜,長安無眠!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