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收到數(shù)千里之外的家信的時候自己還是皇上,妹妹說她想家了,李誦想都沒想就派出了自己的車仗,派出了一支精干的隊伍去接回自己的妹妹。 當自己想要實行的改革因為宦官和藩鎮(zhèn)的激烈反撲瀕臨失敗的時候,妹妹的第二封書信到了,她決定不回來了,她決定留在遙遠的漠北,為大唐守候一份安寧。 她不回來了,但是她派了一個叫做郭戎的安西軍校尉帶領兩百少年郎,護送她的衣冠,返回長安,如果今生她無緣故土,希望哥哥可以把她的衣冠葬在父親的墓園之側。 她要告訴自己的父親,她體內(nèi)流淌的是高祖,太宗的血液,李唐的公主永遠都不會倒下,為了大唐,她九死無悔! 看完妹妹的書信,李誦淚流滿面,多年儲君生活以及登基之后心中的所有郁結伴隨著淚水奔涌而出。 他放棄了為了皇位而準備進行的殊死一搏。 安史之亂已經(jīng)讓大唐元氣大傷,皇位導致的沖突更是讓長安城血流成河。 當了整整25年的儲君,登基僅僅八個月就成為太上皇,李誦知道自己會成為史書上的笑柄,但是他不在乎了。 李唐的公主流淌的是太宗的血液,李唐的皇帝與太子流淌的同樣是太宗的血脈,他要為兒子鋪路,他相信自己的兒子會比自己做得更好。 放下了所有的顧慮之后,李誦發(fā)現(xiàn)自己無所畏懼。 從登基以來第一次拿出了大唐皇帝的氣勢,在朝堂之上將掌控了神策軍,準備聯(lián)合各地藩鎮(zhèn)向自己逼宮的俱文珍斥責得體無完膚,震驚了所有的朝臣。 隨后,李誦連續(xù)下達數(shù)條詔書,親自將韋執(zhí)誼、王叔文、王伾等改革派核心貶謫遠州! 再接著,李誦下達了罪己詔,將改革導致的所有問題全部攬到了自己身上,最后下詔退位,將皇位禪讓給了自己的兒子李淳(李純),自己在金吾衛(wèi)的護佑下搬進了興慶宮。 李誦主動退位了,但是朝堂上沒有人是傻子! 在朝堂之上怒斥宦官擅權,藩鎮(zhèn)割據(jù),直接將宦官和割據(jù)自立的藩鎮(zhèn)推上了風口浪尖! 痛斥了宦官和藩鎮(zhèn)之后,又單獨下旨,坐鎮(zhèn)劍南二十一載,為朝廷立下無數(shù)戰(zhàn)功,以一己之力扭轉了大唐與吐蕃局勢的韋皋進太子太師,在原本鐵板一塊的反對勢力上埋下了一道裂痕! 主動自己攬下所有過錯,讓所有野心家的失去了攻擊的目標,陰謀被粉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