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主動退位禪讓,避免了可能爆發的沖突,使得皇權平穩過渡,避免了德宗駕崩以來的政局動蕩! 主動將變法的干將貶謫,實際上既保護了著這些忠于自己的臣子,又為朝廷保留了干練的人才,如果愿意自己的兒子李純甚至可以在這些人離開京城之前直接啟用。 短短幾天之內,李誦將自己儲君二十五載的政治智慧發揮到了極致,這一系列操作,獲得了世家、將門、寒門、庶民的一致稱贊。 雖然從皇帝退位成為了太上皇,但是李誦的在朝堂和民間的威望卻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一招以退為進,使得宦官與割據了地方的各位節度使陷入了極為被動的處境,擁立新皇的功勞沒有了,但是逼迫皇帝退位的罵名卻天下傳揚! 逼宮一位皇帝可以說是自保,但是連續逼宮兩位皇帝,所有人的反應都會是一樣的,謀朝篡位! 野心家們蠢蠢欲動,但是此時距離開元盛世的巔峰剛剛過去50年,大唐的榮耀尚在,任何敢于正面對抗大唐榮耀的行為,都將成為其他野心家最好的戰利品! 只要李純繼位之后,不像自己一樣走最極端的對抗,無論是宦官還是藩鎮都絕對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如此等于為自己的兒子試探出了改革的路徑,探明了改革的底線,肅清了改革的阻礙! 搬入興慶宮之后,太上皇李誦更是閉門不出,讓他“慈孝寬大,仁而善斷”的聲名得到了跟大范圍的傳揚,雖然沒有主動干涉朝政,但是無論李純還是朝臣宰輔沒有人敢于輕視李誦的任何一個意見。 到這一時刻,所有人發現,他們低估了這位當了25年儲君太上皇! 一言以蔽之,從被迫退位到主動出擊,如今的太上皇李誦,在大唐政治版圖中的舉足輕重! 不過9月的一天,天還沒亮的時候,一輛不起眼的馬車悄悄駛出了已經緊閉了一個月的大門的興慶宮,一隊金吾衛靜默無聲地跟隨在馬車的后面。 離開興慶宮,馬車及隨行的金吾衛直奔春明門,看到金吾衛以及那輛獨一無二的馬車,春明門守將立刻打開城門,所有守城官兵目送馬車而去。 “校尉,難道這就是圣人的……” “閉嘴,知道就好,若不是圣人悲天憫人,主動……,長安城說不定就要面臨一場浩劫,到時候你們還有沒有命在這尚未可知!” “那些該死的宦官,所有人嘴巴都給我閉緊了,今天日出之前春明門安然無事!明白了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