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我記得你跟我說過,龜茲現在戍守的都是些老兵……” “是的都是白發白頭翁” “那安西的少年郎呢?” “安西還有少年郎么?” “郭郎你呢?” 雖然穿越之前郭戎已經年近三十,但是穿越后的郭戎到現在卻是貨真價實的少年郎! 盧十四不相信安西都是白發老卒,說實話郭戎可以理解。 事實上如果自己不是和老兵油子并肩作戰了三年,又怎么會相信守衛大唐榮耀是一群平均年齡超過五十的老頭子呢? 安西沒有少年郎嗎? 其實是有的,曾經還不少! 早在建中二年(781年),也就是郭昕受封武威郡王的那一年,郭昕開始布局。 在不影響四鎮防御的基礎上,郭昕有計劃的,悄無聲息的盡可能地將少年郎分批向龜茲集中。 從那時候開始,擁有戰略眼光的郭昕就在做最壞的打算,如果局勢實在不可挽回,最后死守龜茲! 而在郭戎這具身體的原主人,就從疏勒鎮向龜茲轉移的幾十名少年中的一員。 饒是如此,多年的戰事之后,所謂的少年郎也所剩無幾,當郭昕把求援信交給自己的時候,郭戎從郭昕的目光中看到了死志! 或許,郭昕只是想讓自己把安西軍最后的種子帶出去,不要陪他們這幫白發的老頭子死在龜茲這座巨大的墳墓里。 不過郭昕還是低估了吐蕃人! 郭戎也低估了吐蕃人對有安西軍的忌憚和痛恨! 幾十年時間,吐蕃人在安西四鎮戰死了幾十萬人,安西四鎮早就成為了吐蕃心頭最大的痛! 有道是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 “安西還有三百少年,三百少年郎出龜茲,向東,求援!” 郭戎沒有說那三百多少年郎的去向,盧十四也沒有問,但是從西州那日的戰場,盧十四就可以知道結果。 郭戎從來沒有直接提及他的身份,也沒有直接提及為什么要去長安,更沒有向他解釋過兩人相遇的戰場是怎么一回事。 但是,現在關于郭戎的一切,盧十四都懂了! 沒有打擾情緒被激發的郭戎,盧十四就這樣靜靜地站在了郭戎的身邊。 “十四郎,你記得今天那個吐蕃射手提到的論莽熱嗎?” “記得!” “你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 “知道!三年前,劍南節度使韋皋……大獲全勝!” 盧十四說的興高采烈的,但是郭戎眉頭皺起,神情變得冷峻,漸漸的臉色變得鐵青…… 郭戎的反應,讓盧十四直接懵逼。 “郭郎,這不是好事嗎?” “好事?” 郭戎的臉上冷峻而鐵青的面龐上帶上了一絲苦澀的笑容。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