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龜茲三年的血戰,白發老兵油子們的熏陶,再加上對郭戎時不時就會給郭戎上課,使得郭戎對于西域以及隴右這一龐大地域的大勢還是了解的。 然后他拿出了繳獲的那一封屬于吐蕃韋氏千夫長的信件,同時腦海中浮現出了整個西域的勢力分布圖。 現在西域的形勢大致是:漠北、天山以北是回鶻汗國,西北是黠戛斯人。 黠戛斯人的西南是葛邏祿人,葛邏祿人南是吐蕃人,吐蕃又把安西僅剩的一個重鎮龜茲包圍。 黠戛斯的牧民有的是紅頭發、白面孔、綠眼珠,有的黑發、黑眼珠。 在龜茲的時候,白發老卒們都說黑眼珠的黠戛斯人,是漢朝叛將李陵的后裔。 漢將李陵投降匈奴后,封有右校王,尊貴用事,堅昆(黠戛斯)屬他管轄,因此說黠戛斯人中有李陵的后代。 郭戎沒有見過黠嘠斯人,不過郭戎感覺自己如果能活著抵達長安有很大幾率能夠見到,因為黠嘠斯和大唐交好,并且首領和李唐皇室祖都是隴西李氏的人。 相比黠嘠斯人,在龜茲的時候,老卒們對葛邏祿人就沒有什么好話了。 罵娘的罵娘,怒斥的怒斥,各種臟話,污言穢語讓郭戎領教到了唐人的國罵,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反應,原因只有一個:怛羅斯之戰! 天寶十年(751年7月-8月)時任安西節度使高仙芝,率領安西軍主力西進怛邏斯,與剛剛崛起的大食人在怛邏斯河兩岸發生激戰。 安西軍主力一萬多人,以及西進的途中征召的一萬多葛邏祿軍、拔漢那軍,總計約三萬人。 與高仙芝對陣的大食軍,出動了七萬軍隊和九萬仆從軍,共計十六萬大軍。 以三萬對抗十六萬,安西軍與大食人交戰5天,打成平手,這時候葛邏祿突然反叛,與阿拉伯軍夾擊安西軍,導致安西軍戰敗。 一萬多安西軍最終返回安西的只有不足萬人,盡管遠赴千里,對抗近十倍的敵人,并且斬首七萬有余。 但是超過六千安西軍戰死或者失蹤,對于安西軍來說,是無法接受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