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林大偉滅了手里的煙頭,臉色變得鄭重,道:“承包金額先不著急談,如果你要承包啤酒廠的話,還需要答應縣政府一個要求。” 江曉白愣了一下,脫口問道:“什么要求?” 林大偉看了他一眼,道:“你在李興華那里坐了一會兒,想必知道了我們建陽的新農村建設試點放在大慶村的吧?” 江曉白點頭,詫異的道:“這兩者之間有什么關聯嗎?” 林大偉嘆了一口氣,道:“大慶村火災的時候,你也在現場,當知道那個地方本來就窮,大火雖然沒有燒毀房屋,可是大片的山林被燒,大慶村的人今年和以后幾年做飯的都困難了。” 在農村里,山田都是農民的生存依賴。 大慶村的山林被燒,農民沒柴燒,也就沒辦法生火做飯。 江曉白自然明白這個道理,但他并不明白,這跟他承包山城啤酒廠有什么關系? 只得說道:“爸,您有話直說。” 林大偉道:“大慶村的起點太低,又受了火災,就算是我們縣政府把新農村試點放在那里,政府也盡可能的扶持,建大棚所需的鋼筋、竹子、塑料薄膜,甚至蔬菜種子都提供了,但短時間要想讓大慶村富裕起來還是很難的。” “你的主意多,說說有什么辦法,能快速讓大慶村的農民手里有錢? 江曉白搖了搖頭。 農民要想致富,本來就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如果沒有特別的機遇,是很難短期實現致富的。 見江曉白搖頭,林大偉微微失望。 他和縣里的一眾領導多次開會討論,也沒找到讓大慶村民快速致富的辦法,本來寄希望于江曉白,沒想到江曉白也沒有辦法。 但他仍不死心,道:“你再多想想撒,就像你老家江灣一樣,看能做點什么特別的事,把大慶村的村民帶動起來。” 江曉白苦笑道:“江灣的農民能快速的有錢,那是因為我在青州開了規模不小的小龍蝦連鎖店,江灣人抓小龍蝦賣。” “小龍蝦是他們致富的資源,大慶村有什么資源嗎?” 林大偉搖頭,大慶村既沒有河,也沒礦,就連土地都很貧瘠,火災以前,農民還能在大山里挖一些中草藥,以及砍一些木材出售,但一場大火之后,別說中草藥和木材了,大慶村的農民做飯都沒有柴燒。 可以說,現在的大慶村一無所有也不為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