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在別的地方是不可想象的。 但就因為江灣人對江曉白的信任,他們義無反顧的選擇了發(fā)展大棚蔬菜。 除了田間的忙碌,江灣人也開始修路。 從原來的毛馬路盡頭開始,一條寬6米的馬路開始往山卯上修建。 同樣是家家戶戶出工,沒幾天時間,馬路的輪廓已經(jīng)出來。 另外,江曉吉、江曉舟、譚木匠、胡長軍等人修建新屋的事也已啟動,有推倒老屋在原址重新修建的,也有保留老屋,在新畫出的馬路線附近修建新屋的。 搭建大棚、修路、修建新屋,三樁事件件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光是江灣本村的人有些忙不過來。 不過,誰家在外村沒有幾個親戚? 以往農(nóng)忙的時候轉(zhuǎn)工,不僅會就近請周圍團轉(zhuǎn)的人幫忙,也會請較遠的親戚幫忙。 特別是修建新房子這樣的大事,在八九十年代的時候,親戚都會主動幫忙的。 于是,不少外村人也都來了江灣。 “你們咋在田里搭起了棚子?這是做什么?” 幾乎剛來江灣的外村親戚,看見田里的大棚,都會好奇的問道。 當?shù)弥亲龃笈锸卟说臅r候,有的人羨慕,不少人懷疑,也有人苦口婆心的勸說:“田里就是種莊稼的,春種秋收,搭個大棚就能反季節(jié)種蔬菜,那不是反了天么?” 更多的人則是驚嘆江灣的變化。 “都說你們江灣人今年發(fā)了財,沒想到一家比一家有錢。” “是啊,我們村還一臺電視機都沒有,你們?yōu)忱锛壹覒魬舳加辛穗娨暀C。” “唉,電視機算什么,我可是打聽了,說是江灣今年修建新房的就有二十多戶人家。” “嘖嘖,那房子可真漂亮啊。” “誰說不是呢?看別人建房這么多年,我還是第一次見房子修建之前就有那個什么效果圖的。” “聽說啊,這都是那個叫江曉白的人搞出來的。” “……” 一片的議論聲中,整個江灣幾乎成了一個大工地。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