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說白了就是請同村的人幫助招待客人,幫忙的人分工也各有不同。 一般有一個總管,有寫賬的,收錢的,倒茶的,放鞭炮的,下廚的,調席打盤的、管酒的、裝煙的、添飯的、管娛樂的等等。 如果是缺水的地方,還有挑水的,冬天的話還有管火的。 這些基本都是常規幫忙的。 另外,過不同的事幫忙的也有區別。 比如結婚的,男方會有迎親的,女方會有送親的。而老人去世,還有抬棺的等等,不一而足。 這些幫忙的人,一般都是當地在他幫忙所做事的領域比較有特長,為眾人稱贊。 因此,基本上一個地方幫忙的人都是一套班子,人員變動不大。 比如在江灣,家家戶戶過事一般都請江海天當大總管,因為他德高望重,處事公平,又能說會道。 寫賬的一般都請譚木匠,因為他寫得一手好字,下廚的通常是劉一守,他做的飯菜在江灣是出了名的好吃。 跟江海天商議完畢,把請幫忙的人列成名單,江海洋帶了煙,按照名單一家一戶的去拜訪。 這在農村也是規矩,過事請人幫忙請的時候給一包煙,過事期間每天也要給一包煙,幫忙完了之后還要給一包煙和手帕、毛巾等小禮品。 雖然不給幫忙的人工錢,但也不能讓他們白幫忙。 發煙,給手帕等,都是表達主家的謝意。 江海洋先到了譚木匠家。 “海洋,快來坐。” 譚木匠熱情的招呼,又是裝煙,又是倒茶。 他接了江曉白不少業務,連家具廠都辦了起來,現在收入高了,也闊氣了。 煙都是牡丹的,1塊1一包。 雖然他自己不抽紙煙,但也買了一條,放在家里裝客。 江海洋接過煙點上,道:“學朝,我今天是來請你幫忙的。” 譚木匠道:“海洋你直說就是。” 江海洋拿出一包中華煙,遞給譚木匠,道:“大后天給老四整學酒,請你幫忙寫賬。” 譚木匠一聽,高興的說道:“沒問題。” 不過,他把那包中華煙推了回去,道:“我又不抽煙,你就別給了。” 開玩笑,江海洋可是江曉白的父親,他能發家全靠江曉白,怎么可能收江海洋的煙。 江海洋堅持把煙給譚木匠,道:“你不抽,可以留到裝客。” 譚木匠不收,那是講交情。 但他必須給,那是講規矩。 農村人讀書少,但認死理,規矩不能壞。 譚木匠嘆道:“曉清那丫頭也是我看著長大的,她如今考取大學,出息了,你當爸的給她整酒,我幫兩天忙哪悶的啦,偏生你要搞得嘞么見外。”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