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他記得上一世江曉清考取的是華中省江城國立大學,因此倒不擔心妹妹考不好。 “放心吧,曉清的成績不差,應該能考上一所好大學。”江曉白安慰道。 林嘉音點點頭,對江曉清考大學充滿了期待。 江灣現在還沒有大學生,江曉清要是考上的話,就是江灣的第一個大學生。 “那曉清考上大學了,爸媽是不是要整學酒?” 林嘉音問道。 江曉白愣了一下,道:“曉清考取大學了,爸媽肯定要整酒的。” 之前搬家,爸媽其實就想整酒。 但由于搬家這件事主要還是以江曉白為主,他說不整酒,江海洋和王秀菊都依了。 但江曉清考上大學不同。 按照農村的傳統或者是習俗,江曉清在出嫁前,所有的事情都是江海洋夫婦做主,江曉白沒有發言權。 林嘉音道:“整就整吧,反正我們搬家也沒整酒,不算連著整。” 在農村,有事整酒人人都能接受,親朋鄉親們也都會捧場。但是如果是哪一家剛整過一次酒又接連著整,鄉親們也會說閑話,抱怨又要送人情。 這個情況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都還好,農村人整酒基本上都是幾樁固定的事:結婚、生子(滿月)、滿歲、老人去世、起屋、考大學。 除了這些約定俗成的事,一般還是沒得人亂整酒。 但到了后世,隨著經濟的發達,親朋好友之間送的人情越來越大,漸漸的就有人借整酒的名義斂財,想方設法的按名義整酒。 比如最開始的時候給父母過六十大壽、七十大壽,之后又給小孩滿十歲整酒,再后來起屋分兩次,第一層建好了整一個酒,等過段時間再建第二層,又整一次酒。 甚至,有人建了一個牛圈,也整一個酒。 這種亂整酒的事,在后世稱為整無事酒,人們深惡痛絕,卻又不得不參與其中。 當然,這是后話。 在當前,民風還是很淳樸的,人們都還是只整該整的酒。 對這種整酒,江曉白也不反感。 甚至,他覺得華國的百姓正是因為看重人情,在你來我往的熱鬧中有了人情味兒,也使得華夏人在面臨災難的時候,哪怕互不相識也能夠八方支援。 這是骨子里的人情味。 因此,江曉清考上大學后,爸媽要整酒的話江曉白沒有道理反對,道:“曉清考上大學的話,我們也該準備點禮物。”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