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六月似火。 但更火的是青州的小龍蝦。 隨著月末的臨近,繼清江油燜大蝦四家新店開業之后,陸陸續續的,青州城里又多開了幾家小龍蝦店。 清河油燜大蝦。 很多人的關注點都在油燜大蝦,忽略了前面的名字是清江還是清河。 再有一個原因,就是清江油燜大蝦和清河油燜大蝦無論是名字,還是裝修風格,甚至是菜品,都是大同小異,幾乎沒有多少區別。 這些店分布在青州城的五個區里,讓想吃小龍蝦的人們更加方便了。 方便,也是帶動消費的因素之一。 曾靜等十個加盟商,每家店的生意都非常火爆。 其中更有幾家,因為幕后老板的關系硬,人脈廣,生意甚至比清江油燜大蝦單店的生意更好。 王平現在又成了小龍蝦販子。 他除了在江灣和陳家溝收的小龍蝦是3毛錢一斤之外,又開發了堂山、青龍山、萬寨、七里坪等地方收小龍蝦。 每個地方,他都找一個合作伙伴,他2毛5一斤收,賣給加盟商的價格全是3毛5一斤。 加盟商雖然都知道王平賺了差價,也還是愿意找他買。 一是知道他是清河油燜大蝦的股東,二也是因為實際原因,王平有車,拖小龍蝦方便。 他們自己去鄉下收的話,運輸是一個大問題。 現在,江灣和陳家溝的小龍蝦一天要收一萬多斤,其它村一天也有幾千斤。 江灣的上百戶人,家家一天能抓百把斤小龍蝦賣。 自家的水田里不夠抓,就去溪里,泥洼地里抓。 很多家庭都是大人小孩齊上陣,可以說人人忙著抓小龍蝦。 江曉明抓蝦的時候,遇到陳遠昌。 “老陳,你屋里頭今天賣了多少?” “不多!我們只有兩個人抓,一百斤不到。” “那也可以噠,二三十塊穩穩當當的。” “比不得你,你們一家老小四個人抓,差不多能搞百把塊吧?” “哪有那么多,今天才賣了72塊錢。” 陳遠昌羨慕的說道:“像你這樣,兩年就成了萬元戶。” 江曉明嘆氣道:“這個勢頭是好,可惜小龍蝦只能抓到十月份,不然我家今年就能成萬元戶。” 陳遠昌道:“聽說王平在萬寨和堂山,好幾個地方都在收小龍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