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過,她吃過江曉白做的鹵菜,那味道沒得說,她相信鹵菜一旦推出肯定大賣熱賣,花出去的錢很快就能賺回來了。 由于要做鹵菜,原先茶館的裝修有些不合適了,江曉白自己畫了平面圖,讓王平找施工隊重新裝修,又找譚木匠按他的要求重新打柜臺。 新的店面對著街面開了售賣窗口,同時店內也保留了部分地方放桌椅,可以讓顧客繼續在店里吃東西。 反正原來的茶館面積不小,可以這樣布置。 至于炕洋芋,依然放在店外。 一來炕洋芋的油煙比較大,在屋里炕真不合適;二來路邊地攤更接近街道,更能吸引路人注意。 新店裝修,對生意有點影響。 主要是店里關著門裝修,客人暫時不能進店里吃東西了,再就是門關了,做冬瓜紅燒肉和冬瓜五花肉片兒也只能搬到雨篷下面做了,不然在后院做了也端不出來。 好在影響不大。 說是重新裝修,其實改動不大,王平請的工人又同意加夜工,估計一個多星期,新店就能裝修好了。 這兩天,江曉白參與賣和做的事少了,多半時間他都在外面跑。 買香料,去肉聯廠和食品公司看食材、談價格等,還有和馮家河跑一趟江灣。 收小洋芋和冬瓜的事,他也完全接手了。 有林嘉音在前面打的基礎,他又真金白銀的現場過秤結賬,灣里的人也不擔心什么,倒是不少人對他印象大為改觀。 “誰能想到呢?江曉白居然真的改過自新了。” “是啊,那晚他那么說,我還不相信呢。” “聽說他在城里生意做的很火,每天賺上千塊錢。” “每天都賺上千塊錢,你聽哪個說的喲,哪悶可能吶?” “他三嬸兒蔣翠玉親口說的,蔣翠玉就在給他幫忙,據說一個月給60塊工錢呢。” “天啊,他賺那么多錢,豈不是成了資本家?” “時代變了,現在已經不講資本家了,你沒看做生意的人越來也多了?” “……” 有人感嘆江曉白的轉變和賺錢,當然也有人眼紅。 之前給林嘉音賣小洋芋的劉詩國,聽說江曉白賺那么多錢,心里就不平衡了。 劉詩國找到劉詩明,說道:“老二,你聽說沒得,江曉白一天賺上千塊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