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命令宣布完畢,一眾軍漢便被趕到校場旁邊的營房,一人一個小隔間,開始進行文試。 這個時代雖然沒有后世那種完善的科舉考試制度,但防止考生串通作弊的基本意識還是有的。 不過也就僅此而已了。 譬如楊遇安作為書童進去伺候筆墨,就沒有任何人覺得不妥。 只能說作弊與反作弊技術的進步,是需要在長期實踐中慢慢摸索出來的。 那么回到眼下,當第五觀主看到考卷以后,頓時傻眼了。 他本以為所謂考校軍略,是指軍中細務,再加上一些行軍布陣的基本常識。 作為曾經的州縣府兵團主,他不說精熟吧,多少還是懂一些的。 哪知這次根本不考這些具體實務,反而考起了兵書原文。 還是以“貼經”的方式。 所謂貼經,便是給出一段原文,然后用紙蓋住其中一些段落,讓考生復述補全。 用楊遇安的話來說,就是“默寫填空”。 這很考驗死記硬背的功力。 第五觀主當年就不怎么讀兵書,如今荒廢武事多年,整天跟人喝酒吹牛比,哪里記得住什么兵書原文? “這個……《孫子兵法》有多少篇來著?十三篇還是三十篇?”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啥?不會是伐木吧……” “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敵人不攻自潰?” “還有這個,孫子見威王,曰:夫兵者……嘿,這個我知道!這不就是《孫子兵法》第一篇始計嘛!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第五觀主精神一振,感覺自己終于有一題會了。 但片刻后,他又卡住了。 他發現空位跟字數對不上。 “莫非我少記了幾個字?” 楊遇安在一旁研墨,看到連連搖頭。 以師傅這糟糕的記憶力,怕是文試這一關就過不了。 果不其然,片刻后,考室內就響起了粗重的鼻鼾聲,引得巡視考場的軍吏頻頻側目。 原來第五觀主腦力耗費過度,扛不住睡著了。 進不了武試,倒也不算壞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