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冬天不是適合遠(yuǎn)行的季節(jié),山上的冬天尤其如此。 一行人在崇山峻嶺間走走停停,終于因?yàn)樵桨l(fā)頻繁的雨雪天氣,不得不停下來修整。 此時(shí)眾人在一處山洞烤火,外頭雨雪霏霏,天地褪色,唯獨(dú)一尊肥頭大耳,袒胸露腹的大佛安坐群山之中,笑看蒼生。 即便相隔甚遠(yuǎn),也仍清晰可見,足見其規(guī)模之宏偉。 第五觀主告訴楊遇安,這便是石城寺所在的地方。 “為師問你,可知這山中佛像來歷?” 這次楊遇安是真的不了解,果斷給師傅捧哏:“師傅別賣關(guān)子了,快給我說說唄!” 第五觀主滿足一笑,道:“這尊大佛是前朝齊、梁年間的高僧所建,前前后后花了將近三十年,方有今日所見規(guī)模。” “看著是挺大的。可他為什么老是看著我笑啊?” “呵呵,你有所不知。此佛名曰‘彌勒’,在梵語中,有慈祥的意思,常常以善容見世,乃是一位大慈大悲的菩薩。不過佛曾預(yù)言,彌勒將來會取代祂成佛,是為未來佛。” “既然是尚未到達(dá)的未來,怎么就知道一定能成佛呢?” 聽到楊遇安孩子氣的一問,眾人不禁莞爾。 第五觀主卻聞弦知雅意,沉思片刻,認(rèn)真回答小徒弟:“那蔣州陸孝通曾說在柱國強(qiáng)者頭上,還有證就‘尊圣’之位的大能。為師雖未曾親見‘尊圣’,但也知道咱們凡人頭頂上,有滿天神佛。” “凡人之力有時(shí)而窮,確實(shí)無法照見清晰未來。但神佛卻不一定啊!” “反過來說,神佛既然定下未來的規(guī)矩,咱們?nèi)怏w凡胎,除了循規(guī)蹈矩,還能如何呢?” “總不能非得碰到頭破血流,方才知道后悔吧?” “說不定你我?guī)熗浇袢涨》昶鋾淼酱碎g,也不過是某位‘尊圣’曾照見的未來一角罷了……” “第五郎此言頗具機(jī)鋒!”一眾修行者聞言大贊道,“若你回去后立即剃度出家,說不定十年后,咱們江都又會走出一位智者大師!” 這番贊詞擱在平時(shí),第五觀主怕不是尾巴都翹天上了。 但此時(shí)見小徒弟蹙眉沉思,心中喜悅被沖淡大半。 我剛剛那番話,會不會說得太重,打擊他信心了? 我雖不希望他冒險(xiǎn),卻也怕他就此消沉啊…… 終于,楊遇安抬起頭,目光幽怨道:“師傅你果然想讓我們當(dāng)小禿驢吧?” 第五觀主:“……” “孽徒,你罵誰禿驢呢!” 第五觀主反應(yīng)過來,在眾人哄笑聲中一路追打。 …… 是夜,石城大佛正對的一座山包上,楊遇安負(fù)手屹立于山頭,與石佛平靜對視。 這情景看著中二,但配上他說到話,卻變得莫名瘆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