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真正死因?他不是與里正搏殺,同歸于盡的嗎?”老者驚奇道。 “當然不是,他們是先被毒殺,再偽裝成當下這個模樣。”第五觀主有“大俠”的腹稿在胸,侃侃而談,“諸位且想,以現場痕跡推斷,雙方搏殺必定十分激烈。而里正的房子距離我們大家借宿的地方并不遠,昨夜怎么可能毫無察覺?” “依我看,有人要嫁禍我們,卻又做不到悄無聲息地殺人,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在里正家的飯菜下毒,全部毒殺。” “可第五郎如何確定是毒殺的?”老者蹙眉道,“實不相瞞,老夫先前也有所懷疑,與幾位同道取了些這里的酒食去外頭喂雞喂狗,結果雞犬都活得好好的。” 老者話音剛落,便有幾位修行者應聲作證。 “這是當然的,因為此乃混合毒。”第五觀主仿佛早有所料,“除了酒食,還得點燃一味特制香料作為藥引,方能催發毒性,殺人于無形。” “竟是如此?”老者聞言微微一愣,隨即又遲疑道,“即便是這樣,想必此時那內奸多半已經將身上香料處理干凈,便是當場搜身,也無法找到證據了吧?” “確實。”第五觀主點頭,“所以我提議,我們所有人都吃一點這里的酒食!” “那內奸行兇前,必定將毒香帶在身上好些時日。即便沒有點燃,但香料本就有揮發性,時間一長,他自身也會吸入不少。” “此時再服下這些有毒的酒食,兩種毒料一碰,定會當場毒發身亡!” “第五郎這主意不錯!” 眾人想明白個中關節,目光齊齊一亮。 誰不敢吃,誰心中就有鬼。 吃了更好,既挖出內奸,還順手鏟除,一舉兩得。 唯獨是這些酒食帶毒,還吃死過人,眾人臉色遲疑,誰都不敢輕易嘗試。 楊遇安有封倫的三成“揣摩之才”,哪還猜不到眾人的心思? 便打算假裝一回愣頭青,第一個來。 誰知道有人比他更快一步,搶先上前挖了一小團已經餿掉的米飯,囫圇咽了下去。 “你身子虛,又沒有嫌疑,就不必冒險了。” 第五觀主低頭叮囑一聲,便轉身對眾人道:“此毒若沒有相應香料催發,頂多讓人些微犯困,隔天就不礙事了。” 眾人見狀,便放下心來,陸續上前取一點酒食,當場服下。 …… 很快,在場絕大部分人都服下帶毒食物,包括里聚內的平民。 除了一個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