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孫策尚未成年,只是一個接近成年人的少年。 但是這個時候,從他身上,卻看不出絲毫少年人的影子。 若是忽略掉他那稍顯稚嫩的臉龐,單從氣質(zhì)上面來看,就算是很多成年人,都不及他沉穩(wěn),內(nèi)斂。 很難再讓人將他當(dāng)做一個少年人。 孫策蛻變的厲害,也成長的極為迅速。 孫堅之死,本身就讓他大受刺激。 在孫堅死后,沒了父親的孫策,一下子就成長成熟了許多。 此時,韓當(dāng)這個孫堅留下來的唯一大將,這個在盡心盡責(zé)的幫扶他的人,也死在了華雄手上。 讓他受到的刺激更大。 義公叔本可以離開的,但他卻沒有離開,選擇了以他的性命,來換取自己活命。 義公叔本可以不死,是因為自己的任性,非要在這里做上一些事情,最終導(dǎo)致了損兵折將,義公叔身死。 義公叔是華雄斬殺的,但也可以說是自己殺的!!! 人總是要成長的,只是對于孫策而言,這成長未免過于劇烈,過于痛苦,過于迅速,過于令人窒息了些…… 不過,從這上面,也能夠看出孫策的不凡。 若是一般人,短時間之內(nèi),接連不斷的遭受到這些,早已經(jīng)是一蹶不振。 就算是不一蹶不振,也需要不短的時間才能緩過來。 而孫策不僅沒有被打倒,反而在這接連不斷的打擊之下,變得更不一般了起來。 “公路叔父,小侄前來,是向您辭別的。” 孫策對著袁術(shù)恭敬施禮,出聲說道。 “你準(zhǔn)備去哪?” 袁術(shù)望著孫策詢問。 “回江東。” 孫策口中吐出這幾個字。 以往孫策覺得,自己絕對不會說出這幾個字。 至少在父仇不曾得報之前,絕對不會說出回江東的話。 可是現(xiàn)在,這樣的話就這樣的從他口中說了出來。 倒也不覺得多難開口了。 義公叔說的對,這個時候不能在這里繼續(xù)待下去了。 華雄賊子過于猖狂,而眾諸侯也被華雄賊子打破了膽子,各自有著各自的算計。 若非如此,華雄賊子此番出戰(zhàn),也不會那樣容易的回去! 不會在擊破了自己這里,斬殺了喬瑁之后,從容而走! 雖曹孟德料到了華雄賊子的反應(yīng),眾位諸侯也聽從袁紹之令各自出動,準(zhǔn)備留下華雄。 但也僅此而已。 很多人都是裝裝樣子而已,并不曾真的出力…… 自己力量不夠,眾諸侯又指望不上。 現(xiàn)在只能是指望自己了! 袁術(shù)聽到孫策所言,沉默片刻,忍不住嘆息一聲。 “也行,伯符你就帶兵扶靈柩回江東吧。 回去好好安葬文臺,代我祭祀。 我這里,盡量斬殺華雄。 爭取將其頭顱斬下,到時候拿到文臺墓前祭奠。 你的兵馬都帶走,袁紹等人那里你不用擔(dān)心。 只管離去,有我在,這些人不敢攔你! 也不會讓他們攔你。 你到江東之后,若是遇到什么困難無法解決,只管與我說,我能夠幫上忙的,必定會出手相助!” 孫策聞言,對著袁術(shù)一揖到底。 長揖不起道:“叔父大恩,孫伯符永不敢忘!” 袁術(shù)伸手將孫策給扶起,伸手在孫策肩膀之上拍拍。 “不必如此,我與文臺關(guān)系很好,如今文臺不在,自當(dāng)幫其看顧家人。 你只管去吧。” 孫策聞言,再度對著袁術(shù)施禮。 片刻之后,孫策從袁術(shù)這里離開。 袁術(shù)親自將其送到大帳之外。 孫策拜別袁術(shù),翻身上馬,提槍帶著親兵而走。 袁術(shù)站在這里看著,一直目送孫策遠(yuǎn)去,這才返回自己大帳。 在回到大帳之時,忍不住的長長嘆口氣…… …… 孫策回去之后,收拾兵馬糧草,身披孝衣,帶著孫堅、黃蓋、程普、韓當(dāng)?shù)热遂`柩,離開營寨。 在前行之前,孫策遙遙望向汜水關(guān)的方向。 雖看不到汜水關(guān),但在他的腦海之中,卻浮現(xiàn)汜水關(guān),還有華雄的樣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