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衛康跟歐來雅會談過之后,又連續見了資生堂和寶潔的人。 他做事一向雷厲風行,一天之內就把三家有意向的公司都約談了。 原本他心里還期盼這三家的人能給他帶來一些驚喜。 可惜,第一家歐來雅的反應就讓他有些捉摸不透。 說冷淡吧,言談之間又很熱情洋溢。 說熱情吧,給的收購價格又毫無誠意,合作方案也沒有細節條款,感覺像是臨時想出來應付人的。 這讓他有些受挫的感覺。 也深深體會到了銷售驅動型公司和技術驅動型公司的巨大差異。 果然,隔行如隔山,不同行業的賽道截然不同,純外行很難深入了解其中的門道。 他當初以為有了效果這么好的美白藥品,化妝品公司不說欣喜若狂,重金求購,起碼也會表達出強烈的興趣,給出有誠意的合作方案的。 結果,是他高估了對方對技術的投入。 這樣一來,彼此之間打交道就會很困難。 就算對方愿意合作,他也有些懷疑對方會不會投入大量精力進行新美白產線的開發。 如果合作效果不好,新產品肯定是無法迅速上市銷售的。 這不但影響他的收入,也很影響系統的積分。 畢竟系統的積分可是使用藥方的人數越多才會增長的。 好不容易提取的美白藥方,如果不能迅速普及,那就浪費了。 正沉吟間,資生堂和寶潔的商務代表也都來了。 這倒不是他同時約了兩家一起洽談。 而是寶潔的商務代表提前來了。 對方似乎十分重視,派出了一位華夏區的副總裁帶隊前來商談。 這位副總裁德內克一頭褐發,面龐瘦削,戴著金絲眼鏡,表情十分嚴肅的樣子。 衛康也沒想到寶潔的人竟然提前到了,于是將其帶到另一件會議室等候。 他要按照約定的時間先和資生堂商談。 資生堂來的是一位品牌總監,名叫小泉太二郎。 小泉太二郎的中文十分流利,和助理兩個人非常客氣。 一進門就熱情地90度鞠躬問候,搞得衛康都有些不習慣了。 雙方入座之后,又是一番熱情寒暄,小泉嘴里不停冒出贊美之詞,將三清的抗癌藥夸得是天上有地上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