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徐溝村離海邊不遠(yuǎn),坐落在兩座不高的小土丘之間的溝里,村子不大,大約有四五十戶人家的樣子。 江宇算計了一下,一車石頭從裝到跑路到目的地海邊,要一個小時。 兩個人卸車,然后空車跑回去需要四十分鐘。 也就是說往海邊拉一車石頭從裝到卸到跑回去接近兩個小時。 如果路上不出意外,拖拉機(jī)不出故障,一臺拖拉機(jī)一天往海邊送四車石頭,既不用起早,也不用太貪黑。 若是起點兒早貪點兒黑,能送五車石頭。 這位大哥蓋房子的地方在徐溝村村頭,新批的地皮,地基已經(jīng)挖好,六七個瓦匠已經(jīng)到達(dá)正在等米下鍋。 這戶主也是不憋急眼了不找茅房,這瓦匠都來了,你才想起來拉石頭,早干雞毛去了。 按照瓦匠的指揮,江宇把車停在預(yù)定地點,打開車廂板開始卸車。 急著用料的瓦匠和房東也跳到車上幫著卸車。 江宇彎腰下去,兩手像風(fēng)車一樣揮舞個不停,一塊塊石頭以飛快的速度飛下了車斗。 哎呀!用人工卸車這太耽誤時間了,就算卸的再快,沒十五分鐘也卸不完,要不要把自己的拖拉機(jī)全改成翻斗? 如果改成翻斗兒,有個三分,五分鐘就把車卸了。 不但節(jié)省時間還能節(jié)省給裝卸工的錢。 別小看裝卸工,一天最少也得給人家四塊錢,也是一筆很可觀的開支。 改成翻斗,到石場石匠就幫你把車裝上了,到了目的地一翻,根本就不需要跟裝卸工。 八六年改翻斗不是改不了,是可以改的,而且花錢也并不太多,一個拖斗千八塊錢就改出來了。 但這時的那套液壓裝置有點兒太不過關(guān),動不動就漏油了。 而進(jìn)口的液壓裝置又貴出了天價,用進(jìn)口的這套裝置改一個車斗,都夠買一臺二手拖拉機(jī)了。 算了!別瞎尋思了,還是用人工吧。 等國產(chǎn)的液壓裝置過關(guān)了再說吧。 江宇從彎腰下去卸第一塊石頭開始,到他這前半車卸完直起腰,用時八分鐘。 而房東和一個石匠卸的后半車,還有好幾塊石頭沒扔下車。 “到底是專干的,你一個人比我們兩個人卸的都快。”房東由衷地稱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