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不了!我還是回家吃。”江宇想都沒想就拒絕了,從白鳳的性格分析,她做的飯好吃不到哪里去。 下午,江宇沒有再繼續幫著白鳳干活,而是騎著自行車來到了石場,趁著中午石匠剛剛回家吃完飯來到石場的功夫,給他們開了一個簡短的會議。 “不知大家有沒有看昨晚的東河新聞,咱們縣成了國家首批海產品養殖基地,咱們縣有四個公社要最先建設對蝦和扇貝養殖圈,大家有什么看法說說。” “咱們的石頭有銷路了。”最先說話的是李金雨的兒子李國權。 他昨天晚上也在隊部聽江宇解釋了,自然明白了里面的奧秘。 “對!國權哥說的對,離咱們最近的紅島公社是咱們縣海岸線最長的公社,紅島公社的海邊將建設超過萬畝規格的養殖圈,未來三四年這些養殖圈將需要數十萬方石頭填海,你們知道該怎么做了吧?” “還能怎么做,打石頭唄!”有人說了一句。 “對!你們的事情就是打石頭,為你們自己打,等價錢出來后,如果價錢合適,我會把石頭本價錢給你們漲一漲,爭取年年都讓你們掙幾千回去。” 要想馬兒跑,當然得給馬兒喂草,原來石匠打一方石頭兩塊一確實少了點,石匠們怎么會有沖天的干勁兒。 李金雨站了起來:“這回大伙有勁兒就別留著了,加油干吧!” 這段時間,公社電管站的電工也給石場這里立了電線桿子,安裝了變壓器。 有電了,那臺用電做動力的風炮也發揮了作用,石頭是不成問題了,就等著往外拉了。 石頭有銷路了,石頭也都在石坑里,就等人把這些大石頭劈成合適的大小,裝車運輸了。 自從昨天晚上電視里播出了沿海幾個公社要建養殖圈的消息后,今晚的東河新聞里繼續有這方面的消息出現。 投資多少,由誰承建,建設公司已經就位的消息接踵而來。 江宇估計,用不了幾天,建設公司就該四處找石場談價錢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