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張山波的話也不無道理,就算黃嶺村去年年前又購入了十幾臺電視機,但也不過二十多臺,僅占全村戶數的三分之一。 這些人想要看個電視,晚上就只能到別人家看電視,久而久之有電視機的人家就算嘴上不說,心里肯定是煩的。 如果在隊部放一臺電視,那些還沒有電視機的人就會全部到隊部來看,免得看人家臉色了。 一個村子的人經常聚集在一起是有益處的,既能群策群力地議論出說不定就有什么用的計策,同時也有利于團結。 既然村子要弄臺電視機,自然不能用黑白電視機湊數,怎么也得弄臺彩電。 當然,這錢江宇是不會自己掏的,畢竟一臺新彩電好幾千呢,他又不叫雷峰。 這臺電視機就算到張富貴和他身后的企業身上,等達到一定的銷量,管張富貴要一臺放到隊部里。 這臺電視機可以放在隊部,但所有權肯定是江宇的,等全村都有電視機的時候,把它處理掉螞蚱腿也是肉。 電視機銷售的事兒要當回事兒辦了,等路修好了就拿出時間去跑跑,聯系一些銷路,抓點快錢回來才是實在的。 江宇打開隊部的門,把黃嶺村這些精力旺盛的年輕一代讓進了屋子。 江宇值班睡覺的屋子眨眼間就被擠滿了。 女生們都上了炕,像一群鴨子呱呱地叫,男生們有的坐在炕沿上,有的沒地方坐就站在空地上。 江宇讓李慶顯從專門留著全隊人開會的大屋子拽了兩條長凳子過來,才算讓這些家伙不用像高粱一樣站立了。 俗話說老頭聚堆講騾子講馬,老太太聚堆講雞講鴨,大姑娘聚堆講擦粉繡花,小伙子聚堆講那啥和啥。 現在,黃嶺村的年輕人聚堆自然話題就離不開年輕人感興趣的東西。 這是一個渴望了解世界,夢想改變世界的年齡,哪怕生在農村也不例外。 黃嶺村青年要想對世界有比較深入的了解,除了電視機也就是江宇這里了。 隊部還沒有電視機,那么知識吸收就只剩江宇一個源泉了。 “江宇!十五年后,真的家家都會有摩托車嗎?”村子里的車癡唐慶剛對江宇剛才說的十五年后家家都有摩托車表示懷疑。 “摩托車算什么,二十五年后大部分家庭都該有轎車了,反正你們這一代人正好您能趕上。” “大部分家庭有轎車!”屋里響起一片驚呼。 雖然發出驚呼的人并不知道一輛轎車具體要多少錢,但阻止不了他們驚呼。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