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尸祭-《殺生道果王遠》
第(1/3)頁
赤縣神州。
大炎,建明十五年。
北邙山。
此山縱橫幾百里,山河拱戴,樹木森列,蒼翠如云。
無數高達數十丈的封土大墓中,不知埋葬著歷朝歷代多少王侯將相、青史名人。
另有因千百年戰亂、疫病積累下來的層層亂葬崗,白骨堆疊,磷火遍地。
兼之山林中多有兇禽猛獸、山精野鬼出沒。
這里自古便流傳著山下“白骨淵”,山中“亡人鄉”,山上“無回崖”的赫赫兇名。
縱使是那些膽邊生毛的腌臜潑才,沒事也不敢進山亂逛,尋常百姓更是避之唯恐不及。
然而。
坐落在北邙山腳下的古槐坳大陵村,卻偏偏就是那么一個與眾不同的異類。
傍晚時分,落日沉沉,晦暗不明。
位于村子正中心的王氏祠堂中,一場用來祭祀祖先,盛大而又詭異的“尸祭”儀式已經進入了尾聲。
曲調古怪直透人心的嗩吶聲中。
“族老獻酒——!”
一個約莫十四、五歲的白凈少年,身穿威風凜凜的【道將】官服,端坐在掛著一幅《坐堂白虎像》的朱紅祭臺上。
神色有些呆愣地接過王氏族長、族老們分別用玉器獻上的各色美酒。
先撒了一部分酒在地上,用酒香吸引冥冥中的鬼神,自己再喝上一口,剩下的部分則放到了腳下的祭臺上。
香火繚繞,嗩吶鼓噪,黃幔飄飄,雖然人頭攢動,卻讓人莫名感覺有些陰間。
一連九次之后,整個祠堂中都彌漫著濃郁的酒香,少年白凈俊俏的臉上也微微泛起了紅暈。
祭臺之下。
身穿華美祭服卻身材魁梧兇悍好似虎豹的王氏族長,看到那少年動作雖然略顯遲鈍,卻依舊一絲不茍地完成了祭祀科儀,心底暗暗松了一口氣。
‘這小子雖然天生癡傻,但還算聽話。
其實已經過了十幾年,就算他是祖先王公一脈的長房長子長孫,對我來說也早就沒有了任何威脅。
本來我只想讓你自生自滅,奈何啊...只怪你自己命不好吧。’
眼中寒光閃爍,抬頭對主持儀式的族老使了個眼色。
后者會意,“尸祭”儀式繼續。
“子孫拜先祖王公!一叩首!”
在族長的帶領下,王氏家族老老少少數百口男丁齊齊下跪,對端坐在祭臺上的少年行大禮叩拜。
當然,眾人叩拜的并非這少年本身,而是他此時扮演的大陵王氏初代先祖“王公諱虎臣”。
這少年便是“尸祭”中的“尸”。
按照炎漢古老的祭祀習俗——祭必有尸!
這里的“尸”并非尸體,而是在祭祀時由人所扮演的祖先或神明。
“尸”的扮演者通常是亡者的直系子孫后代。
一旦成為“尸”,他在祭祀時所代表的就是祖先或神明,哪怕舉行國祀時,一國之君也要向“尸”行禮、獻酒。
典故“尸位素餐”便是出自這古老的“尸祭”儀式,也是光吃飯不干活的典范。
隨著“尸祭”結束,夜幕也漸漸降臨。
數百口王氏族人魚貫退出,只有一個提著食盒的年輕人留在最后。
為尊貴的“尸”奉上豐盛的飯菜之后,他卻連話都不敢多說一句,好像背后有什么恐怖的事物追趕,逃也似地退了出去。
腳步輕盈,僅僅幾個跨步就消失在祠堂門外,明顯身手不俗。
單單留下那個扮成王氏祖先的呆愣少年,孤零零地一個人坐在祭臺上,在明滅的燭光中宛若一尊泥胎木塑。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巩留县|
民县|
苏尼特左旗|
集安市|
兴海县|
兴化市|
民勤县|
安溪县|
禹州市|
比如县|
民乐县|
镇原县|
奇台县|
榆林市|
罗城|
临潭县|
大埔区|
麻江县|
新田县|
新田县|
汉川市|
宣汉县|
得荣县|
云梦县|
通河县|
鄂伦春自治旗|
宜兴市|
兴业县|
忻州市|
同仁县|
桓台县|
镇沅|
宁远县|
新源县|
惠东县|
湾仔区|
桃源县|
化隆|
全南县|
毕节市|
方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