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見證之主-《舊日音樂家范寧》
第(1/3)頁
“有知者的核心,或他們區別于普通人的因素,是‘隱知’和‘靈感’。”
燭臺的光影在維亞德林臉龐上跳躍著。
“隱知…靈感…”范寧咀嚼著這兩個詞語,只覺得它們都不算生僻詞,但放在一起,又談不上很好理解。
“隱知,是與外顯的知識、理性的知識、經驗的知識相對的概念。”維亞德林做出解釋。
“即:隱秘的知識、直覺非理性的知識、超驗的知識。”
“可以舉一些例子嗎?”范寧問道。
“例子?”維亞德林音調有些拖長,“比如,那些神秘、至高又危險的存在,關于祂們的起源與奧秘的知識。”
“您是說,神?三大正神教會信仰的神靈?神圣驕陽教會的不墜之火?靈隱戒律會的渡鴉?芳卉圣殿的芳卉詩人?”范寧回憶起了這個世界的原住民應有之常識。
“神…看來你們普通人的確更習慣于這個稱呼。”
“那叫什么?”
“對于我們有知者而言,一般都將祂們稱之為——”維亞德林的瞳孔驟然聚焦:
“見證之主。”
“見證之主?...”范寧心中不解,“所以祂們是創造世界的存在嗎?一共有三位?”
“不不不...”
“祂們雖然無比強大,但不是全知全能,亦不能用人格化的方式來理解,每位見證之主都有自己執掌的相位,三大正神教會雖然頌揚自己的見證之主,但絕不會鼓吹是祂們創造了世界,也不會否認還存在其他見證之主。”
“實際上就我目前有限的認知,見證之主的數量可能已經超過了二十位…”
“這么多?”范寧驚呼起來。
他原本猜想,在三大正神教會之外,可能存在幾位“邪神”。
但這個數字實在是大大地超過了他的預期。
“難道邪神的數量比那三位正神多了那么多?”
“非要用正神和邪神來區分也不是不可以,畢竟人類需要趨利避害。”維亞德林說道,“以人類的邏輯來看,見證之主中的確有少部分相對溫和,另一部分則極度危險,但造成這種區別的原因,我覺得只是因為‘隨機’這兩個字。”
“就像...我往地面上的螞蟻群里丟糖還是煙蒂,只是取決我的心情?”范寧嘗試著如此理解。
“把螞蟻群換成微生物可能更為貼切,你根本沒注意到它,也無意給予它賞賜或是懲罰。”維亞德林糾正道。
“所以正神教會對世人的告誡多少值得重視:只有向正主祈求,才可能獲得安全的啟示或慰藉。而若誦念了另外那些神秘存在的名,或看了、聽了什么不該看、不該聽的事物,結果絕非洞見真知,而是大概率沾染瘋狂。”
“好吧,那有一點就不太理解了,教會傳播信仰的意義何在?”范寧陷入思索,“既然見證之主根本不具備人格化,那祂還需要人們的祀奉嗎?祂在乎嗎?”
“需要被崇拜、渴望被尊敬,這不是一種‘人格化’的特征嗎?”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湖县|
房产|
河津市|
四会市|
广德县|
正镶白旗|
嘉善县|
鹿泉市|
乐至县|
泰兴市|
绥德县|
陵川县|
小金县|
台东市|
涡阳县|
揭西县|
南郑县|
巨野县|
深圳市|
德令哈市|
滁州市|
祁东县|
大埔县|
荣昌县|
隆安县|
怀集县|
台东县|
呼图壁县|
丰县|
济宁市|
新源县|
乌苏市|
福泉市|
姚安县|
合阳县|
尼木县|
夏邑县|
万年县|
泗洪县|
清原|
松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