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姜冬菊那邊。 見姜初陽溜魚很有一手。 當下也有模有樣的學了起來。 不過好幾次因為力氣不夠,都差點被拉到了河里面去。 好在小飯團、小紅薯在關鍵時刻還是起到了一點點作用。 沒有讓姜冬菊因為重心不穩而摔倒。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 這大魚的力氣被耗盡后。 終于也不在掙扎老實了起來。 其中姜初陽釣的這一條大魚,居然自己翻邊將肚皮給浮出了水面。 “是河鰱!” “是大河鰱?。?!” 姜冬菊看著失聲喊了出來。 眼眸中的激動還有興奮,那是不能用言語來形容。 姜初陽也是開心的笑了,但手中遛魚的手法卻是沒有放緩。 因為他不傻,越是到這個時候,越要小心大河鰱突然間掙扎逃走。 而河鰱的在七十年代,那可是有市無價的好東西。 不對,確切的說,河鰱的肚皮是有市無價的好東西。 也許別人對河鰱的肚皮不了解,但作為重生者。 又精通廚藝的他來說,卻是十分的清楚。 河鰱肚皮,要是沒有記錯的話。 在七十年代的一些國營飯店。 那收購價格就達到了一塊五一斤。 特別是大河鰱的肚皮,那價格更是高的離譜。 三塊錢一斤往上走都有可能。 也許有人對這一塊五一斤的河鰱肚皮沒有什么概念。 這么說吧!現在七九年末市場上的豬肉才六角到八角錢一斤。 而河鰱的肚皮呢? 高達一塊五。 整整翻了一倍的價格。 這說明什么。 說明河鰱肚皮是比豬肉還稀有的珍貴食材。 在七十年代,老百姓過年才能吃的上肉。 而河鰱肚皮更加的昂貴。 可想而知有幾個人能吃到了。 不過姜家村的長輩們倒是吃過不少。 畢竟他們能從河里面釣到,或者網到。 而河鰱肚皮的價格之所以這樣昂貴。 那是因為它有‘軟黃金’之稱。 這要是落到了技藝高超的廚師手里。 那可是能烹飪出一道媲美佛跳墻的美食來。 不過這些內幕只有姜初陽知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