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你特么就不能閉嘴嗎?” 周黎安深吸一口氣,平復了無奈,才繼續在紙張上書寫。 幾列拼音字母,整齊的排列在紙張上。 他也不曾想到,建國的第一步,竟然是當語言啟蒙教師。 “雪女,跟著我念,a o e i u ü……” “b p m f d t n l……” 漢語拼音是很好的文字學習輔助工具,學會了拼讀拼寫,就能對照字典、書籍去認字。 后面周黎安的工作量便可以減少許多。 語言的高強度學習,三個月就能初見成效。 部族的生活極為單調,部族孩子們也有學習課程,但都是戶外體育課。 所以,周黎安打算引入室內文化課。 用半年時間完成拼音與基礎漢語在部族中的普及,不只是孩子,大人也必須學習。 不學習,那就是對神的不敬。 至此一條,便給足了他們學習的動力。 1400年的人們,也將品嘗到被考試支配的恐懼! 而說起對外部的推廣,那就需要用一些手段了。 宗教、信仰,永遠是最有利的信息傳播工具。英語的普及如果追溯源頭,與第一本英文著作《圣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最早的圣經是寫在羊皮紙上的拉丁文,不利于傳播;當轉譯英文后,首先受到英語群體的認可,又因為傳教士的推廣,一方面收獲了大量信徒,一方面完成了語言大范圍普及。 即便到了現代,不少家庭教會依舊打著學英語的招牌,吸引新人加入。 而在美國,不少住宿家庭背后都有教會的影子,他們非常愿意接納外國孩子,教授他們英語,順帶……傳教。 所以,在今天下午。 自然神域的締造者,諸神之長;萬物生靈的執掌者;掌控世間一切規則、法度的“均衡之主”出現了。 信奉均衡者,才會得到均衡之主的賞賜,擁有數之不盡的鹽;而虔誠的信徒,必須學習均衡之主所傳授的語言!! 信仰是忠誠的綁定,語言則是文化進步的基石。 周黎安可不是因為一時興起,給自己編造出了這樣的人設,他從不做無意義的事情。 石屋內,在數個火把的照亮下,一主一仆刻苦學習著。 少女對于語言有著極高的興趣,又或者說是她對主人的虔誠之心足夠狂熱。 即便這些發音對她而言,生澀拗口,她也極有耐心的一遍一遍朗讀。 周黎安又將紙筆交給她,讓她一邊照抄熟悉,一邊跟著默念,自己則在旁督促。 如果只是單純的語言傳授,這件事看起來很無聊,可若放眼未來…… 這就像是正將一滴滴柴油注入一座戰爭機器的油箱內,從無到有,一點點累積,一直到發動機運轉。 在擊發第一枚爆炸彈后,便將轟動整個世界。 做什么事都需要動力源,而建國就是周黎安的野望。 夜逐漸深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