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414章 造鼓-《原始人日記徐晨》


    第(2/3)頁

    整個部落都在忙碌,甚至烏族還安排過來二十多人幫忙,畢竟他們的巫已經(jīng)早早的就搬過來住在巴族了,這讓烏族族長既無奈也有些激動。

    兩族大巫本是孿生姐妹,天天在一起生活交流,自己部落的巫既能學習到更多巴族的知識和技術,也能獲得更多神靈的卷顧。

    巴烏兩族的關系,因為這條路的修通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融洽階段,兩族人幾乎部分彼此,每天車來馬往的觀光交流,交易各種貨物。

    就連族長自己和一群家族首領,也是隔一天兩天就會坐馬車來一趟,上山參觀神廟或者幫忙清理修整上山的石徑小路,希望獲得故母神更多的庇護。

    木器工坊,幾個木匠每天聚在一起砍噼削剁又刨又鉆,看起來非常熱鬧,不過幾天忙活下來,做出來的東西卻讓人摸不著頭腦,他們用木板做出來一個空心圓桶。

    這個東西不是用來裝水的,而是準備造一面牛皮鼓。

    按照眼下一群木匠的能力,制作裝水的木桶技術還差的太遠,無論是工藝還是密封性都無法解決。

    不過圓桶也并不是那么好做的,畢竟要把一塊一塊的木板拼接成為一個中空的圓柱體很不容易,接觸面的傾斜度完全無法測量和掌控。

    但畢竟只是個鼓,不是桶,這玩意兒就算密封不好,也并不會影響它敲響,最多就是聲音不好聽而已。

    因此在一群已經(jīng)能夠熟練制作實心車輪的木工反復研究之下,用了三天時間,一個空心木桶還是制作成功了。

    制作方法十分簡單粗暴,徐晨也知道光靠這群剛剛轉職的原始木匠是無法完成這個難度任務的,因此指點他們先用很厚的木頭拼湊出來一個近乎于實心的粗大木柱,外面刨圓之后,用專門鑄造出來銅條箍上兩圈,再用鑿子將中間多余的木頭不斷的鑿空,如此反復一層一層的鑿下來,最終留兩厘米左右厚度的桶壁,就是鼓桶了。

    雖然并不圓,甚至看起來有些歪歪癟癟,外觀也制作的十分粗糙,桶壁也很厚,但整體來說,這個鼓桶已經(jīng)有了幾分樣子。

    鼓桶完成之后,距離巫主大會只剩下了七八天。

    徐晨放下其他的安排,開始完成這件對人類文明影響巨大的樂器。

    樂是中國古老的傳統(tǒng),而鼓位居八音之首。

    不過在禮樂盛行的周朝,君王貴族一般用到的是銅鼓,用青銅鑄造而成,敲擊聲音沉而不散,配合鐘磬,稱之為金石之音。

    而民間音樂愛好者和普通的士大夫階層,不能用青銅器,因此只能用琴瑟琵琶等樂器,謂之絲竹之音,而配合絲竹敲打的樂器就比較多了,最常見的就是缶。

    所謂缶,就是陶鼓,或者說就是一個陶罐子,敲打的時候發(fā)出冬冬有回響的聲音,類似于鼓,因此適合輕松的飲宴和聚會場所,敲打聲音比較清晰明快。

    到了戰(zhàn)國時期,禮崩樂壞,貴族和平民士大夫階層之間的禮樂界限已經(jīng)不那么嚴格,樂器的使用也就混亂起來,只要有錢有勢,商人都敢在家聽金石之樂,而君王諸侯,也開始在宮中聽絲竹之音。

    傳言刺客荊軻,就擅長擊缶,據(jù)說頗得始皇帝喜歡,因此荊軻也才借此接近始皇帝。

    另有秦趙澠池會盟,藺相如逼迫秦王為趙王擊缶,也是一段很知名的歷史典故。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图们市| 竹北市| 新兴县| 昌黎县| 青州市| 山阴县| 科尔| 永德县| 府谷县| 宁安市| 社会| 习水县| 新乡县| 东乌珠穆沁旗| 南昌县| 滁州市| 松溪县| 苏尼特右旗| 修武县| 莱州市| 安宁市| 汝阳县| 湖州市| 察雅县| 井陉县| 清流县| 常宁市| 白玉县| 历史| 庆元县| 西充县| 永春县| 新蔡县| 察雅县| 兴海县| 桐乡市| 瑞昌市| 牡丹江市| 通山县| 万宁市| 美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