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第一爐鉛-《原始人日記徐晨》
第(3/3)頁
徐晨自然求之不得,表示可以幫忙在拱火盆地找一塊水土豐美的地方,并且指導建房耕種讓他們安居下來。
這下五鬼族人更是感激不盡,大巫更是表示只要族人以后能夠擺脫詛咒,誕生完美正常的族人繁衍生存下去,五鬼族就愿意世世代代幫他開采冶煉這種金屬。
于是雙方一拍即合,就有了眼下這個火火紅紅的建設場面。
鉛的融化溫度很低,金屬三百多度就能融化,燒煉礦石溫度更低,只需要普通的柴火溫度就能很快將其融化冶煉出來。
巴族眼下連銅都能冶煉出來,冶煉這種低溫金屬更加不在話下。
因此經過三天建設之后,這個簡易的金屬冶煉廠就算完工了。
第四天,徐晨在五鬼族全體男女老幼的圍觀下,親自指導一群五鬼族男人開始了第一爐鉛礦石的冶煉。
冶煉爐不高,只有一米多,因為沒有磚,就是用石頭和泥土砌起來的,下面是火灶,上面是一個圓形的半封閉高爐,內壁用陶土抹平,為了聚攏熱量和方便添加礦石和出渣等工序,冶煉爐四周還用石頭泥土圍砌了一圈土臺,整個冶煉爐看起來就像一個小火窯一樣的結構。
內爐熏干之后將清理干凈的方鉛礦石放進去,下面架柴草持續不斷的焚燒。
因為沒炭和煤,這種封閉式的冶煉爐只能用來冶煉含硫的方鉛礦,對于要用碳還原的白鉛礦沒用,白鉛礦是因為方鉛礦長期裸露空氣中氧化脫硫之后的變異礦,因此數量并不多,自然界的鉛礦石幾乎都是以方鉛礦為主,因此這種小土高爐就只能用來脫硫還原。
不過這在眼下來說也已經足夠了。
雖然這樣非常消耗木材造成熱量浪費,但眼下最不值錢就是木材。
鉛的熔點果然很低,低的讓徐晨都覺得十分詫異。
鉛礦石放進去只燒了一個小時左右就開始融化,而只要融化開始之后,聚集效應就會產生更集中的熱量,一爐礦石很快就全部融化,用濕木棍不斷翻動將表面的爐渣挑出來,然后繼續往里面添加鉛礦石,利用融化的鉛水不斷的去融化后面的鉛礦石,如此不斷的積累之下,三個小時之后,爐子里面已經如同一鍋燒紅的湯水一般,股股翻騰看的圍觀者驚呼不斷。
“差不多了!”
徐晨此時整個人已經汗透,再也堅持不住了,吩咐停火之后,用一根長矛撬開出汁口的一塊石頭,隨即一股通紅的金屬液體就順著出汁口流出來,然后順著一條溝槽傾斜往下流入到早已制作好的簡陋沙模之中。
寒冬溫度低,本來鉛金屬融液溫度也就三百多度,因此冷卻起來非常快,這些金屬液流入沙模之中不久,就從通紅色的顏色很快半成暗紅色,繼而變成青白色,但隨著溫度更進一步的降低,很快又變成了暗灰色。
鉛本來應該是青白色的,很好看的顏色,不過暴露在空氣中加熱狀態下極易氧化,表面很快就會形成一種氧化膜,因此平日看到的鉛墜就是灰色的,只有掰開才能看到其中真正的顏色。
而因為鉛和錫的熔點極低,不可避免會成為人類冶煉史上出現在最早的金屬,發現的時間比銅更加久遠。
而鉛極大的原子量也決定了它是一種密度很高的重金屬,比他原子量再大的元素全部都具有放射性了,所以,鉛就是金屬界的奇葩,重,有毒,沒有放射性,熔點極低,軟而無力,干啥啥不行。
但對于徐晨眼下來說,鉛的出現無疑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就算沒有錫,銅鉛合金也已經具有了非常實用的價值,只是遠不如銅錫合金容易冶煉加工,性能也要差不少。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港市|
恩施市|
师宗县|
怀远县|
兴化市|
万荣县|
大理市|
宁阳县|
墨玉县|
枣庄市|
陵水|
随州市|
朝阳县|
冕宁县|
稷山县|
惠水县|
黄大仙区|
博乐市|
泰宁县|
嵩明县|
柞水县|
康马县|
通州区|
南京市|
耒阳市|
阳朔县|
新兴县|
汨罗市|
正宁县|
鄂托克旗|
宜都市|
兴和县|
湖口县|
沅江市|
仙居县|
基隆市|
防城港市|
洪江市|
通道|
延津县|
五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