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軍事化管理-《原始人日記徐晨》
第(1/3)頁
在龍和監(jiān)工訓練官的陪同下,徐晨把溪谷內外一些已經(jīng)開始挖掘和探索過有礦石的地方都仔細巡查了一遍。
同時還拿著石鋤現(xiàn)場演示了一下挖礦的技巧。
畢竟在穿越前,他就是專門干這個的。
長年累月拿著鎬頭在野外勘察,挖礦勘脈就是他的專業(yè)技能,雖然有各種先進儀器輔助,但人工采掘卻是最常見的手段。
挖的同時,他還召集一群俘虜和監(jiān)工仔細分辨哪些是好礦石,哪些是劣質礦石,挖掘出來之后進行分類堆放,免得混雜在一起,送到巴族之后還要花費大量人力和時間進行重新分揀,特別是孔雀石和原銅礦石等比較稀少貴重的礦物,要求單獨收在一起,不要混在礦石之中。
忙碌了個把小時累了一身大汗,一群外出打獵的烏族獵人和一群俘虜也帶著兩頭野獸回來,。
此時太陽已經(jīng)快要落山,也到了收工吃晚飯的時間。
徐晨丟下石鋤跟著去一群礦工生活起居的地方休息。
流出銅礦石的溪谷深約兩三里,兩邊都是長滿了荊棘的碎石山體,這種地形不會形成大型的巖石山洞,因此只能居住在谷口外主流河道交匯的河灘附******緩的山坡下,仿照巴族的窯廠用石頭修筑了一圈簡單的圍墻,然后用木頭和茅草藤蔓搭建了一排窩棚,里面是一個挨一個的石窩,鋪著干草和樹葉,就和普通野人山洞的情況看起來差不多,但更加簡陋。
當中有大堆石頭圍成的火塘,里面有大量燃燒過的灰燼,不過眼下已經(jīng)熄滅,而且看起來已經(jīng)熄滅好久了。
徐晨詢問幾句得知,寒冬一直都還生火取暖,但開春之后接連下了幾場不大不小的雨,火塘被澆滅了兩次之后,烏族人也懶得幫忙取火種生火了。
再說開春之后氣溫也逐漸暖和,對火的需求也減少了很多,眼下一群俘虜基本上都是吃生冷食物,至于烏族的獵人和監(jiān)工,都是回部落吃飯,要不就是帶烤熟的干糧。
茹毛飲血,吃生冷飲食,對于眼下大部分原始部落來說還是常態(tài)。
巴族也不過是他穿越之后發(fā)明了陶器,才慢慢擺脫這種飲食習慣。
因此對于一群俘虜?shù)娘嬍承斐康故菦]有太多不滿,畢竟條件有限,烏族一樣還處在生冷飲食階段。
他擔心的還是住宿條件。
馬上雨季就要到了,這大河小河溪流一旦開始漲水,河灘附近肯定沒辦法住,必須挑一個地勢高的安全地方才行,另外隨著雨季的到來,溪谷和河灘上也沒辦法挖礦了,必須向山坡上轉移。
另外就是漲水之后,整個夏天大河小河都無法正常通行,挖出來的礦石很難運送出去,更無法運送到巴族去,那么采礦到底還要不要繼續(xù)?
俘虜雖然不少,但拱火族和恰族在一年之內肯定會將大部分都贖回去,眼下留在季族和蒼族的俘虜估計換回去不少了,畢竟距離最近,最方便。
烏族相對巴族又要近一些,春夏期間必然會換回去不少,秋冬季剩下來的就不多了。
因此徐晨覺得還要趁著眼下人手足夠,搶在這些免費的礦工被換回去之前盡量多挖一些礦石出來。
但安全問題和礦石運送卻是大麻煩。
這就還是回到最先思考的問題,最好的方案就是就地開礦冶煉成加工成銅,這樣既方便又簡單。
就算是夏天暴雨漲水,只要保證食物供應,這里可以單獨成為一個隔絕的工礦區(qū)。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昌县|
巴彦淖尔市|
耒阳市|
石柱|
周宁县|
东台市|
西丰县|
喀喇沁旗|
安福县|
十堰市|
遂昌县|
江北区|
行唐县|
筠连县|
富川|
三明市|
尼勒克县|
永春县|
临澧县|
福建省|
象州县|
顺昌县|
仙桃市|
琼结县|
荆门市|
城步|
山阳县|
封开县|
永川市|
石城县|
东光县|
冀州市|
怀集县|
石家庄市|
太原市|
三门峡市|
赣榆县|
赞皇县|
宿州市|
长葛市|
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