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95章 銅礦-《原始人日記徐晨》


    第(2/3)頁

    不過在溪水沖刷的地方,還是能夠看大量散落的大大小小的碎石,這些石頭有不少帶有礦脈的痕跡,期間夾雜著一條條一層層交錯斑斕的藍色、青色、灰色等,是從山體中無數年沖刷崩塌散落下來的銅礦石。

    這些大石頭歷經沖刷之后慢慢碎裂,里面的銅礦石便會被沖刷到外面的主流河道上,然后又被帶往下游,慢慢碎裂成五顏六色的砂礫,其中或有一些堅硬的孔雀石和原銅礦粒,也便被攜裹掩埋進入泥沙之中。

    這條岔谷并不長,只有兩三里的樣子。

    但往里面走了不到一半就無法前行了,前面已經被大量崩塌的碎石完全堵住了去路,荊棘藤蔓雜樹橫生,基本上無法通行。

    不過山谷之中的各種銅礦石更多。

    隨處都能看到。

    一路進來,在徐晨的提示下一群人找到了不少看起來純度不錯的銅礦石,還有不少孔雀石和原銅礦粒。

    眼下他已經能夠斷定,這條小山谷,就是一個銅礦富集區。

    雖然儲量無法判斷,但完全具備開采價值。

    只是怎么開采,開采出來怎么冶煉處理還需要想想辦法。

    最方便的自然是就在這山谷附近找個地方建爐冶煉成銅塊運出去。

    不過這就需要安排不少人在這里專門開辟礦場,形成一個專業的基地才行,在眼下都還吃不飽飯的前提下,這個方法無疑代價最大,涉及到居住、安全、食物、工具等等,一切都得安排妥當,不然麻煩事一大堆。

    最主要的是大量人口脫離食物生產開礦冶煉,必然影響食物供應,眼下就算巴族都承受不起。

    因此這個本來最方便的方法很快就被徐晨否決了。

    第二個方法就是在烏族生活的山腳下建冶煉廠,安全性大大增加,采礦和運送距離也在承受范圍之內,主要利用冬春空閑時間進行,采礦冶煉收集食物兩不誤,也不會消耗太多的人手。

    不過這里是烏族的地盤,如此以來就需要和烏族有更加緊密的聯系才行,或者說需要更加牢固的掌控烏族才行,而且這件事消耗太大,主要還是依靠烏族人,到時候烏族人鬧意見也是個麻煩事。

    第三個辦法最簡單,那就是依舊采取現在以物易物的方法,動員烏族人采挖銅礦石弄到巴族交換陶器和麻布,他們只作為礦石輸出方,不參與其他的任何工作。

    但從采掘到運送到巴族,消耗的人力和時間最多,成本也最大,但效率卻最低。

    在岔谷內外觀察了個把小時,又順便收集了不少銅礦石之后,徐晨讓人用背簍背著先回去慢慢考慮這件事。

    煉銅還不是眼下最迫切需的事情。

    眼下他只需要確定這里的確有銅礦就行了。

    在沒有找到鉛礦和錫礦之前,單獨的銅意義不算特別大,無論做什么器具,裝飾的意義遠遠大過實用價值。

    一來一去,半天時間就過去了。

    回到聚會的河灘上,此時交易也基本上結束了。

    幾個前來參加巫主大會的部落都已經在收拾行裝準備離開烏族。

    母巴和幾個族長以及烏族一群部族首領正在河灘說話,看見等人回來,全都一起涌上來詢問情況。

    徐晨表示已經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

    母巴很高興。

    銅雖然在徐晨看來沒什么卵用,但他制作的銅刀、銅針等簡單的銅質工具卻是非常好用,就是不能摔,還要經常打磨,但比簡單粗陋的石刀貝殼等原始工具來說,完全是劃時代的神器。

    不過可惜,銅冶煉麻煩而且產量極低。

    徐晨先后用陶器麻布等從幾個部落換了好大幾筐,最終也只弄出來一點點的這種叫做銅的神奇金屬。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州市| 绥化市| 长武县| 桐庐县| 屏东市| 揭西县| 满洲里市| 商洛市| 安丘市| 金平| 北宁市| 利川市| 亚东县| 高碑店市| 岳阳县| 汕头市| 丁青县| 平和县| 马尔康县| 沁水县| 铁岭市| 南京市| 阳谷县| 廉江市| 邛崃市| 潼南县| 资兴市| 九龙坡区| 彭阳县| 永仁县| 石首市| 安仁县| 玉屏| 竹溪县| 宁夏| 仁布县| 大渡口区| 柳江县| 太谷县| 苍山县| 扶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