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裝備全靠自己湊-《原始人日記徐晨》
第(1/3)頁
……
轟隆隆的雷聲往西北方向而去。
一場夏季常見的暴雨很快就結束。
云散雨收,一輪驕陽再次懸在青空之上,如同火球一樣炙烤著大地。
這種暴雨來得快去的也快。
但暴雨過后接著就是暴曬,潮濕的地面蒸發起來的濕熱空氣讓整個山谷如同一個大蒸籠一般。
正是在這種濕熱高溫的氣候下,所有動植物在夏天都會瘋狂生長。
窯廠四周,早已被一人多高的野草荊棘遮蓋的密不透風,整個窯廠都被濃綠的顏色包圍其中, 甚至在石頭砌成的院墻上,也已經被綠色的藤蔓爬滿,上面還有開滿了各種鮮花。
歷經大半年風吹雨打的茅草棚和五間小石屋,已經開始顯得破舊和滄桑,墻壁和房頂上,照樣攀爬著許多藤蔓, 上面還掛著不少拳頭大小的刺瓜。
四個窯工圍在熱浪滾滾的土窯前面, 正在往里面加柴。
徐晨遠遠的站在制作陶器的涼棚下面,手里拿著一張芭蕉葉子樣的植物葉片給自己使勁兒扇風。
天氣太熱了。
氣都喘不過來。
他十分佩服這四個窯工,其他地方熱,窯廠更熱,如果說雨過天晴別處是蒸籠的話,窯廠就仿佛一個烘烤車間。
常年窯火熏烤,下再大的雨地面都存不住水,眨眼就干透了,特別是土窯,就算是暴雨滂沱的時候,滾滾窯火依舊,落下的雨水被表面上百度的高溫瞬間蒸發成水蒸氣,使得土窯上方就仿佛一條氣龍騰空,在電閃雷鳴中直沖天際。
雖然暴雨無法淋透窯火,但落在土窯表面蒸發之后還是會帶走大量的熱量,因此每次大雨過后,就必須盡快補充干柴提升窯火的溫度。
人生四大苦:燒窯、撐船、打鐵、磨豆腐。
說的就是這四個行業是最累最苦的工作。
而燒窯首當其沖, 不光是因為熱和累,還會因為常年受到窯火的熏烤落下呼吸系統的疾病,俗稱煙火肺。
可能是得益于這個時代氧氣特別充沛,這些原始人一個個都長得身高體壯,因此也更加適應這種高溫濕熱的氣候,面對窯廠的溫度,也并沒有覺得有多熱。
徐晨按道理說應該也不怕,畢竟他也是一副野人身體,但他穿越之后一直處于養尊處優的狀態,感覺身體已經退化的很厲害了,完全不敢靠火窯太近,不然就感覺要窒息一樣。
這一爐銅,燒到今天已經是第十天。
按照以前燒制陶器的溫度判斷,眼下至少已經達到了八百度。
這個溫度無法完全融化金屬銅,但保持這種持續高溫就能慢慢將礦石中的硫、碳、磷等非金屬元素氧化掉。
但土窯因為沒有鼓風機持續送氧,全靠煙囪和火孔自然進氣,這個過程就需要很長的時間。
不過根據這些天持續不斷的燒煉和觀察來看,里面的銅礦石應該一直在持續煉化階段。
最開始了兩天柴火煙大,冒出來的滾滾黑煙,和普通燒窯差不多, 后面慢慢黑煙少了, 變成了一種淡淡的黃黑煙,窯廠開始彌漫一股刺鼻的氣味。
這種氣味混雜,應該是銅礦石中的硫磷碳等雜質被氧化之后釋放出來的氣體。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刺鼻的氣息慢慢減弱,火窯的煙也慢慢開始減淡,最近兩天幾乎看不見顏色了。
眼下暴雨剛過去,隨著新柴的加入,一陣滾滾濃煙過后,窯火的溫度開始升高,窯頂蒸騰的白霧慢慢消散,繼而變成一種裊裊扭曲變形的仿若熱離子的淡藍色。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历史|
望奎县|
宝清县|
双江|
肥东县|
黄浦区|
大埔区|
定安县|
横峰县|
盐源县|
连云港市|
镇赉县|
通渭县|
土默特左旗|
吉安县|
高邑县|
惠来县|
民县|
绥棱县|
田林县|
堆龙德庆县|
富裕县|
青阳县|
保康县|
崇州市|
广汉市|
江油市|
金川县|
新平|
同仁县|
沅陵县|
沙洋县|
英吉沙县|
财经|
偏关县|
句容市|
文登市|
乐陵市|
兴和县|
华宁县|
那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