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也不用故意讓他們飛揚跋扈,只需要放松管制就行了。 這么做的目的,就是想要麻痹班布爾,以及波斯那些貴族大臣。 試想一下,如果他們帶來的隊伍,是一支軍令如山,對百姓秋毫無犯,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 班布爾和那些大臣,會不會忌憚? 并加以防范? 相反如果他們軍紀渙散一點,波斯人會以為大明的艦隊,只是武器先進而已。 “巴奴。”班布爾向一位年輕的將領說道。 “您忠實的臣子巴奴,愿意為您效勞。”一位年輕的波斯將領,站出人群,道。 “他們不是說,只有明教的人才能調動他們的戰艦嗎?”班布爾道,“明日,我就讓總壇明教的智慧寶樹王耶魯,手持總壇圣女的令牌,調遣他們的戰船開出海港,” “攻打大食。” “你去耶魯那里協助他。智慧寶樹王耶魯沒有領兵作戰的經驗,因此那支艦隊的指揮大權,實際上是在你手里。” “臣,遵命。”年輕的波斯將領巴奴道。 頓了頓之后,道:“不過,下臣有個疑慮。” “講!”班布爾道。 “耶魯寶樹王,會把指揮權給下臣嗎?”巴奴道。 “他沒有任何作戰經驗,而且此事是波斯國的國家大事,他會不給你?”班布爾道,“耶魯作為智慧寶樹王,應該知道輕重。” “這樣下臣就沒有顧慮了。”巴奴道。 他之前的擔憂,實際上是極其有道理的。耶魯是明教總壇的高層,巴奴只是一個小小的將領。也就是說耶魯的地位,比巴奴高了很多很多。 因此巴奴想從他的手中拿到指揮權,沒那么容易,除非耶魯識大體,主動給他。 那些神職人員,尤其是高層,一向都是高高在上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