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即是波斯沒有華夏,一千多年的‘高低貴賤文明’。 在華夏的皇宮,這個權力巔峰的地方,高低貴賤最為高貴的住所。可以說,它里面的一粒灰塵,都在訴說著有的人高貴,有的人低賤。 有的人高高在上,有的人只配匍匐在腳底。 正因為沒有一千多年的高低貴賤文明,雖然他們也有……所以波斯國王的皇宮,才顯得那么的親民,那么的鄉巴佬。 人們走進去,完全沒有走進紫禁城,那種雙腿發軟,想要下跪的感覺。 華夏封建王朝的高低貴賤,蓬勃發展了一千多年。五千多年的文明時光,就有兩千多年,在研究怎么整自己人, 研究怎么整自己的百姓。 而天方這片的地方,打仗也打了數百年。 兩個地方,一個一直在搞高低貴賤等級劃分,一個一直在打仗。 可謂是大哥不說二哥。 五十步和一百步。 走進波斯王宮,就像走進了一個山西煤老板的家(現在大明已經有很多煤老板了,都是爆發戶,短時間內突然有錢的)。 記住,是暴發戶煤老板的家。 要論彰顯高低貴賤的話,波斯王宮,還不配與華夏地方官員的府邸相提并論,甚至連地方家族的府邸都比不上。 地方家族里面的高低貴賤元素,比波斯皇宮還要多的多。 高低貴賤的藝術,華夏一個小家族,都能吊打波斯皇族。 “參見國主。”二人走進去之后,也完全不用給波斯國主三拜九叩,只是拱了拱手,大刺刺的……人家不講這個。而反觀華夏,儒家還把行禮的事宜,專門編撰成了一本書——《禮記》 怎么和高貴的人見面,平民怎么給他們行禮,都寫成一本書了。 而且還成了“儒家經典。 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這就是文化? 這就是圣賢書? 還整日禮儀之邦,什么是禮?最初的禮,就是奴隸見了主人要三拜九叩,平民不準穿絲綢……下等人不配得到尊重,大夫可以豁免處罰。 第(2/3)頁